感情在自然中表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5146
颗粒名称: 感情在自然中表露
其他题名: 简评国画《原野》
分类号: J8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艺术是一种心灵的产物,要求创作者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心灵。佛山市第五届“新绿奖”美术作品一等奖的《原野》反映了人类对回归大自然的向往。作品运用了中国画的传统工笔画法,描绘了蝴蝶、小鸟等生命形象,表现了宁静、和谐、温馨、柔和的氛围。观众可以通过作品体验作者对自然的感情,从而产生共鸣。这种艺术创作形式与观众进行交流,唤起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向往,正是作品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 艺术 心灵产物 意识形态

内容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产物,是一种意识形态,这样就要求艺术的创作者,真诚地把自己心灵所要表达的东西,赤裸裸地表露出来。正如凡高所讲的:“艺术是受心灵的指导的”。佛山市第五届“新绿奖”美术作品一等奖的《原野》,以国画的表现形式来反映一种追求回归大自然的心态。
  自然与人类互相并存。人类的生息繁衍,只能在那大自然界之中。随着人类的思维高度发展的今天。也是人类破坏了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今天,人类开始醒悟到大自然给人类赐予。《原野》正是反映了这个主题。
  《原野》以稍夸张变体的表现手法,同时也运用了中国画的传统工笔画法。那纷飞的蝴蝶,带着花香,传播着生命的希望。小鸟翠啼,唤醒了新的一天的来临。可谓有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之感。画面中的三个变形人体的组合,翘首远望,他们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气息,他们离开了繁喧的人群,在自然界之中得到了净化。通过作品的反映,表露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情。这种感情,观众也在其中得到了体验——是宁静、和谐、温馨、柔和,是追忆,是梦。
  我以为艺术作品能给观众留下联想,产生共鸣,使观众在自我的感情上加以体验。这是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企求。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原野》的作者正是通过心灵体验过的感情,将心灵里所希求的东西,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与观众进行交流,唤起观众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向往,这正是作品的成功之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骆启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