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明星今何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5038
颗粒名称: 昔日明星今何在
其他题名: 日美教练谈美国排坛宿将近况
分类号: G842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曾经在世界排坛上辉煌的四位美国女排明星海曼、克罗克特、马杰斯和伍斯特拉在退役后的生活。她们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先后前往日本打球,但四年多过去了,她们已经逐渐被人遗忘。其中,海曼因经不起艰辛在1986年企业联赛中身死球场,克罗克特和伍斯特拉也分别在1986年和1988年离开了日本,只剩下马杰斯仍在日本企业队打球。文章还介绍了这四位明星当时的抉择和现在的心态,她们开始明白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还有其他更美好的东西。
关键词: 体育明星 排球 教练

内容

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岁月的年轮总是毫无顾忌地向前辗去,它曾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伟人和明星,给人世间留下无数的回忆和故事。
  充满着竞争色彩的国际体坛,仿佛就是历史长河的一个剪影。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更是显得有些不尽人情,数不尽的风流人物在退役之后便常常成了鲜为人知的“无名小卒”。
  前美国女排名将,海曼、克罗克特、马杰斯和伍斯特拉,曾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世界排坛上写下过辉煌的业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随着美国队教练塞林格的辞职,这几位姑娘也先后分赴日本打球。她们当时的举动曾在世界排坛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可是,四年多过去了,其间除了海曼猝死球场曾激起了许多人发自内心的惋惜和遗憾之外,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这些昔日的明星。克罗克特、马杰斯和伍斯特拉今又何在呢?
  在北京国际女排四强赛期间,我们从日本队总教练宗内德行和美国队总教练特瑞·里斯克维奇那得到了一些她们的消息。
  1984年11月,美国排球明星陆续踏上了日本,进入日本大荣企业队和日本电气公司企业队。在1985年的全国联赛上,她们都代表各自的企业队披挂上阵。
  对于早已习惯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的几位姑娘来说,从美国国家女排中退下来到日本企业队打球,希望得到的恐怕是一种比较轻松而自由的生活。可是,没想到在日本企业队效力却给自己的身心增添了又一份压力,生活依旧是快节奏的高度紧张。
  “打企业联赛是非常辛苦的,选手们在几个月内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不停地拉练式奔波。海曼就是因为经受不起那份艰辛,于1986年企业联赛中身死球场。”宗内德行教练介绍说。
  海曼的死宛如警钟响起,克罗克特仿佛从某种沉冥中猛醒。当初她告别国家队,西渡日本,为的是什么?终于,她在海曼离去之后,做出了新的选择。她结婚了。不久,她下决心告别排坛,随丈夫一同去意大利寻找一种轻松、浪漫的生活。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期望的归宿。
  32岁的伍斯特拉也在1988年底离别日本,告老还乡。
  如今只剩下马杰斯一人,依然在日本企业队打球。
  “加入日本电气公司企业队以来,马杰斯连续四年在全国企业联赛中被评为最佳拦网手和优秀运动员。1986年她还曾作为世界明星队一员来过中国。可是如今,独自一人在日本的马杰斯也已感到了孤独和寂寞。她已经表示,不久就要做出新的选择。”宗内德行教练的话,或许道出了马杰斯的心声。看来马杰斯也将从过去的抉择中走出来。
  “1985年重新组建美国女排时,我曾作出过努力,想把她们从日本招回来,可是她们都拒绝了。当然,在美国国家队打球,无论如何也赚不到日本大企业公司所提供的数额巨大的薪金。我尊重她们的决定。”美国女排教练特瑞·里斯克维奇的一席话,在朦朦胧胧之中,道出四位明星当时愿留日本的原委。
  或许,当初这四位明星果真都是为了大把大把的钞票,而放弃重返美国国家队的机会。值得欣慰的是,克罗克特、伍斯特拉和马杰斯终于明白了,对于人生来说,金钱并非是重要的,除了金钱,还有许多更美好的东西。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杰斯
相关人物
伍斯特拉
相关人物
塞林格
相关人物
克罗克特
相关人物
海曼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