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造禾苗受浸怎么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3675
颗粒名称: 早造禾苗受浸怎么办
分类号: S4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受兰号强台风影响后,部分禾苗受浸导致受损甚至死亡。然而,对于仍具有一定生命力的浸泡禾苗,可以通过早造高留头再生稻的方法进行再利用,经过45天左右的管理,亩产可达150-200公斤。具体做法包括合理确定留头高度、加强肥水管理和认真防治病虫害。
关键词: 早造禾苗 受浸 高留头再生

内容

我市受兰号强台风影响,5月下旬连续暴雨成灾,禾苗普遍受浸,部分禾苗已被淹死,有些禾苗虽然幼穗己大部分浸死,但还有较多的青绿叶片,根系也较好。这类禾苗如能争取重胎,即搞高留头再生利用,经过45天左右的管理,亩产可收150~200公斤。现将做法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早在七十年代初,我区已普遍开展高留头再生稻研究,一九七八年试验面积达1400多亩、品种以杂交稻为主,也有小量常规种,经验收一般亩产100公斤,有的高达150~200多公斤。南海县南庄镇上元村2.87亩杂优稻,亩产164公斤;佛山市农科所3.60亩盐秈203,亩产210公斤。
  水稻高留头再生栽培是利用早造高禾头的潜伏芽萌发再生的,一般经过45天左右便可成熟收获,是在不影响晚造插秧季节前提下多收一造粮。根据以往的经验,要搞好高留头再生稻,必须抓好三条措施:
  一、留头高度要合理 高留头再生稻主要是由倒数第2~6节腋芽形成的,其中倒数第2节的比率较高,一般占有效穗数的30%以上,因此,高留头再生稻的收割高度应以不损害倒数第2节的腋芽为原则,据以往经验、留头高度一般以35~45厘米为宜。留头过高,给管理带来困难;留头太低(低于25厘米),则往往会把倒数第2节的腋芽割掉或破坏,达不到多出苗、早收获的目的,也不易获得足够的高产苗数。
  二、加强肥水管理
  高留头再生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腋芽萌发较早,且生长发育快,很快就进入幼穗分化阶段;二是它的穗组成具有不带或少带分蘖,它的生育期一般只有45~50天。为此必须采取与其适应的肥水管理技术。
  (1)适时施肥。高留头再生稻割后适时早施肥,能有效地提高成穗率和起到减少颖花退化的效果,一般应在头造收割后5~7天内施完。这次受浸留头再生的禾苗,一般不用急于施肥,因为受浸禾苗田间淤积了肥泥。要等禾苗的腋芽抽出新叶,幼穗发育到第5、6期后才施肥,施肥数量要看腋芽多少和长相情况而定,一般每亩施2.5~3公斤尿素或施6~7公斤复合肥为宜。(2)湿润排灌。高留头再生稻处于高温季节,再生潜伏芽萌发生长快,耗水量与蒸发量都大,若在没有水层的情况下,往往造成部分伸长芽由于缺水缺肥而萎缩,甚至死亡。因此在排干水害割尾后,应立即灌回浅水层。再生稻始穗后就应采取间歇灌溉的方法,以减少纹枯病蔓延。
   三、认真防治病虫害。受浸后的禾苗容易感染暴发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田间遗留的虫害如稻飞虱、浮尘子,往往为害再生苗,造成大量死苗;还有三化螟虫、稻纵卷叶虫等为害。这些病虫害是影响高留头再生稻成败的重要因惑,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治工作,及早发现,及时施药。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勉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