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怎么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3665
颗粒名称: 孩子“口吃”怎么办?
分类号: G7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儿童的“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言语障碍,通常是由于模仿和暗示引起的,并且常常出现在学习和模仿言语的阶段。家长和老师应该避免粗暴谴责和非难,并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言语矫正,消除紧张因素和病态心理。据调查和资料显示,“口吃”不属于疾病,而是心理障碍,与呼吸肌肉和构音器官肌肉之间的协调不良有关。大多数“口吃”患者通过治疗和矫正可以得到改善。
关键词: 口吃 言语障碍 模仿

内容

“口吃”是常见的一种言语障碍,常常受模仿和暗示引起;有的人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也会得此病。儿童时期,正是学习和模仿言语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特点之一,是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如果他们和有“口吃”的人常在一起,就会逐渐发生“口吃”。常见的有“暂时性口吃”(短暂阶段的言语不流畅),可自然消除。但此时若受家长或老师粗暴谴责、非难,操之过急,则会增加儿童心理负担,结果适得其反。另一类是“缓和性口吃”(持续时间长至6个月到6年)多见于3-13岁儿童。
  根据调查及有关资料证明,“口吃”不是病,而是属于一种心理障碍,是由于讲话时呼吸肌与构音器官肌肉之间不协调引起的。本症属心因性,无器质性改变,但有遗传因素。因此,“口吃”的治疗关键是消除周围环境中的紧张因素和本身的病态心理,并进行言语矫治法,绝大部分“口吃”者是可以治愈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顺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