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族」污染日本社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772
颗粒名称: 「暴走族」污染日本社会
分类号: D55
摘要: 本文报道了日本《每日新闻》专栏评论员吉野正弘和他妻子在被暴走族青年袭击后不幸身亡的事件。暴走族是在五十年代末出现的,他们驾驶摩托车在街道上横冲直撞,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据调查,日本暴走族数量虽然减少,但他们的行动趋向游击行动,仍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吉野的遇害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并指出未成年的青少年中存在暴走族的后备军,对中途退学和青少年的问题表示担忧。
关键词: 日本 暴走族 治安

内容

4月17日夜,曾经获得日本新闻协会奖、日本菊池宽文学奖和日本记者俱乐部奖,素以撰写尖锐、泼辣的社会评论著称的日本《每日新闻》专栏评论员吉野正弘和妻子在神奈川县一家食堂吃完夜餐,散步回家。在一个小广场上,几个“暴走族”青年驾驶着摩托车和汽车,准备出发。一阵阵轰鸣的引擎声,使深受暴走族困扰不得安宁的吉野按捺不住,他捡起地上一根铁棍欲上前制止,却被暴走族青年打翻在地,一顿拳打脚踢之后,暴走族青年扬长而去。吉野被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事发之后,日本列岛被深深地震动了。人们呼吁警方“决不能对凶手手软,不能让暴走族再如此无法无天下去了”。
  日本的暴走族是五十年代末出现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摩托车的消费随之增长。在日本年轻人中出现了“摩托车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没有及时正确引导,一些年轻人开始成群结伙地驾驶摩托车在街道上横冲直撞,以图一时的痛快和满足,他们自称“雷族”。久而久之,对社会的稳定日益形成危害,人们对这些“污染”社会的一群表示了极大的厌恶,冠之以“暴走族”的名称。
  据日本警察厅的调查,到去年底为止,全日本暴走族有552个团体,共三万七千人,比前年增加了二千人。虽然这个数字明显地少于暴走族出现后达到最高峰时期的80年代初的二十四万人,但是,由于他们的行动特点从大团体集体行动变为小团体的游击行动,无疑给日本社会治安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据统计,去年的暴走行动共发生了五千七百余次,有十五万七千人次参加,并且发展到向警车、交通岗投掷石头的恶性行动。
  吉野记者的被杀害,也引起日本政府的重视。然而,日本传媒指出,暴走族的后备军存在于日本未成年的青少年之中,现在在高中就有十一万人中途退学,没有工作而在社会上游荡。只要在学校中的大欺小、强欺弱和拒绝上学,中途退学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青少年选择这种用暴走手段来发泄苦闷的现象将还会继续下去。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