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族精品——韭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624
颗粒名称: 菜族精品——韭黄
分类号: S605.7
摘要: 本文讲述了韭菜是一种多年生作物,在黑暗条件下也可以生长形成韭黄。种植韭菜可以使用种籽或韭菜头分株的方法,广东地区多采用分株法以缩短栽培时间和增加经济效益。种植前需要进行整地,选择肥沃的田块并施足基肥。种植时每穴可栽植20-30株,注意保持湿润条件。韭菜适合生长于中性或中偏碱性土壤,施肥时不宜使用含硫酸铵、碳酸铵的化肥,建议使用尿素进行施肥。收割韭菜后可进行催韭黄,使用特制的圆形瓦筒覆盖在已收割的韭菜头上,经过12-13天后即可揭开瓦筒收割韭黄。割后需要重施肥和适当的管理措施,每年进行1-2次培土和挖水沟,以保持韭菜的产量和生长能力。
关键词: 韭菜 韭黄 产量

内容

韭菜是多年生作物,由于其根状茎贮藏有许多营养物质供给分蘖和生长的需要,因此在黑暗条件下也可生长一段时间,不形成叶绿素,成为韭黄。韭黄纤维素含量低,具有嫩、脆、软、香的特点,大大增进了食用和经济价值,是蔬菜中精品之一。
  韭菜可用种籽繁殖,也可用韭菜头分株繁殖,广东的菜农多用分株法,缩短栽培时间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栽培经验是:
  一、整地 韭菜一年栽植后,多年不再翻耕,因此宜选择松软肥厚、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整地时一定要深耕、耙碎,在耙田的同时宙放入草木灰200公斤、猪牛粪土杂肥1000公斤作基肥,然后起成高20厘米,宽170厘米(其中包水沟50厘米)的畦,畦面泥再打碎种植前土壤务求湿润。
  二、种植 韭菜宜在春、秋两季种植,先将韭菜头分株,剔除枯老根状茎和纤细的分蘖,每穴丛栽20-30株,穴行距为20×20厘米,种后用稻草在畦面薄薄铺上一层,朝晚淋水一次,待5至7天根已基本生稳后,才将稻草揭去。
  三、水肥管理 韭菜适宜生长于中性或中偏碱性土壤,施肥时不宜使用硫酸铵、碳酸铵等化肥,最好每亩用3-4公斤尿素开清水100倍淋施,如土壤缺磷、钾,在生长中期施复合肥5公斤,再淋上稀粪水。在水丰肥足的土壤环境里,种下的韭菜经过50-60天便可收割,收割前四至五天应重施肥,亩用尿素8公斤开水淋施,收割韭菜后便可进行催韭黄了。
  四、催韭黄 韭菜收割时要留下3-5厘米的叶鞘基部,不能割得太低,过低会伤叶,影响下一次产量。催韭黄可用市面上特制的圆形瓦筒,罩在已收割的韭菜头上,瓦筒顶端有一小孔,白天将小孔遮盖,注意密封避免漏光,晚上打开以利通风及降低湿度,这样可以长得快些,盖后白天坚持在瓦筒旁边淋水,但不必施肥,经过12-13天后便可揭开瓦筒收割韭黄。
  五、割后管理 收割韭黄后要重施肥,亩施尿素8-10公斤,生长中期要淋一次粪水,要培育一段时间,恢复生长,大约50-60天后再收割韭菜,收割前4天也要重施肥,割韭菜后接着又再催韭黄了,如此循环下去,但一年中韭黄收割次数不宜过多,一般春夏间2-3次,炎夏期间不割,秋冬季各一次,由于韭菜是浅根性多年生作物,其根部随着年龄会越生越上,多分布在表土上层,因此每年都要培土,挖水沟的湿泥培在植株基部,一年培土1-2次,这样韭菜产量高,生命力强,其生长期可持续5-6年之久。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丹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