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与当“公仆”不矛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487
颗粒名称: 做学问与当“公仆”不矛盾
分类号: G442
摘要: 这篇文字是一封建议信,主要讨论了学生李锦华面临的担任班长的困境。他原本希望专心学习,不想成为班干部,但大部分同学却投了他的赞成票。作者认为学习和社会工作并不矛盾,成为学生干部可以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作者提醒李锦华要虚心听取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并合理安排时间,同时坚持做好学习和工作。
关键词: 李锦华 班干部 学习

内容

方明老师:
  您好!我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向不错,可从未担任过班干部。本学期初,改选班长时,大部分同学都投了我的赞成票。本来我的志向是搞好学习,将来上大学深造,专心研究学问,不想当“官”的。现在的情势是:不干吧,辜负了同学们的厚望;干吧,又有违我的初衷。这疑难问题想向您请教
  李锦华
  李锦华同学:
  你专心治学的志向是可嘉的,但做学问与为公众服务、当“公仆”并没有矛盾之处。如果在学生时代能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两者完全可以相得益彰,也为日后参加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即使是到大学深造后。从事专门的理论研究,仍然要与别人打交道,为社会服务;更不用说你学有所成之后,被委任为某部门的领导人了。当一名好的学生干部,是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经验的大好机会。一位学者,如果只有书本理论知识,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话,可以说他的知识是不完整的,其作用的发挥也是极有限度的。
  我国的知识分子既注重学问修养,也讲求为国为民效力。明末东林党人就有一幅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今,担任国家各级领导职务的同志中有不少也是专家学者。其实,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做学问与当“公仆”更可以并行不悖。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必将打破“终身制”的干部制度,“官”念淡化了,当“官”时,可运用自己的学识为公众服务,卸任后,也可照样研究学问当专家。
  学生中成绩出类拔萃者,在同学中自然有一定的影响力:班上大部分同学推选你当班长,说明你有相当好的群众基础,对集体工作也有热情和一定的活动能力(因为他们小可能推选一名离群独处、能力平庸的人当自己的带头人)。而学习成绩好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是一名学生干部的必备条件。你具备了这两点,开展工作是很有利的。至于工作能力,完全可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得到提高
  当然,刚刚当干部,在工作开展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和麻烦,但正如你所意识到的,同学们对你寄以厚望,要干,就要干出个好样来。因此,需要虚心听取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意见,当好“公仆”。同时也要学会科学安排时间。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方明
责任者
李锦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