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早看到的俄国芭蕾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1302
颗粒名称: 中国人最早看到的俄国芭蕾舞
分类号: J73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俄国芭蕾舞团在一九五四年来华演出的盛大场面,以及清代官员出访俄国的游记中最早提到欧洲芭蕾舞的张德彝的日记《四述奇》。同时,文中还提到了《天鹅湖》在中国的译名和最早的文献介绍。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出根据科幻小说改编的舞剧,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对宇宙空间的科幻想望。
关键词: 中国人 俄国芭蕾舞 芭蕾舞团

内容

年纪稍大的读者,也许会记得:一九五四年苏联芭蕾舞团来华演出的盛大场面,及乌兰诺娃表演《夫鹅湖》优美的舞姿身影。
  如果我们翻检一下,近年出版的《中国人看世界》丛书,细心阅读清代官员出访俄国的游记,就可以发现:当时访俄的中国公使郭嵩焘的翻译官张德彝,是最早看到俄国「巴蕾」的中国人张德彝的日记《四述奇》载:「……是晚舞而不歌,名曰『巴蕾塔』,义亦跳舞也」。这里所指的「巴蕾塔」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欧洲芭蕾舞。看戏之时,俄皇也在场,至于看到了《天鹅湖》,那是在一八九五,只是译名不叫《天鹅湖》,而叫《鸿池》。王之春的《使俄草》(一八九五年)说,他们在一个大雪之夜,到莫斯科皇家大剧院看过这本戏。而扬宣治的《俄程日记》介绍《天鹅湖》最为详尽:「出名《鸿池》,有某国太子,求亲他国,天帝遣仙女为偶,化鸿雁。侍女五,六十人,皆羽衣,为旋风舞。有妖化鸮鸟,欲强偶诸君,其从者亦数十人,衣黑,极尽变态。台上设帐幕,每出终,辄为山林池沼城阙之状,恍惚离奇,为真为幻。乐者百余人,其声彻宵拔地,电灯数百,辉朗如画,殊觉耳轰神眩。」内容虽有夸张,但基本情况相符,是向中国人第一次介绍《天鹅湖》的文献。张德彝的《四述奇》,还说到一出舞剧,内容系演一农民,梦中入月遇仙还,到嫦娥身边。似乎是根据《月球旅行》(法·凡尔纳著)类的小说改编,演成戏剧。足见当时俄国人民对宇宙空间的一种科幻想望。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任百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