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掠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9612
颗粒名称: 意大利掠影
分类号: K546.9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意大利参观游览时,到一家中国餐馆用餐的经历,以及在旧货集市和萨克米公司办事处参观的情况,介绍了意大利的工业、生活和建筑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意大利 观光游览 工业强国

内容

“西化”了的中国餐馆
  举凡中国人赴意大利参观游览,热情的主人往往会在当地的中国餐馆设宴款待一番。
  在米兰,主人请我们到一家叫“王家饭店”的中国餐馆吃晚饭。
  这家设于闹市区的饭店,是从浙江温州去的人开的。我们一行来自中国,饭店的老板很高兴,亲自出来接待我们。点菜的时候,问我要什么汤?我跟大家一商量,说来一款酸辣汤吧。怎知问完我又逐个问其他人要什么汤,点什么菜?原来,意大利的中国餐馆也“西化”了。不是大盘大碟地上汤上菜,而是一律用小碗小碟,谁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一人一份,能吃多少就点多少。
  席间,发现有些‘中国菜”已没有多少中国菜的味道,几个人都没办法吃完,剩下不少。而陪同我们的毕列加先生和他的太太、女儿,一点也没剩。意大利人和我们比是很富有的,但每顿饭都是吃多少点多少。不论主食还是水果,极少剩下。往后的几天,我们也学着尽量按自己的食量点菜了。
  整个晚宴期间,这家有二十多张桌子的饭店,只有三桌有人,其余都空着。饭店老板说,米兰有400多家中国餐馆,竞争很激烈,除了节假日以外,平时很少有人光顾,生意很难做。
  在这里,喝烈性酒是以杯为单位算钱的,喝多少算多少。不过啤酒和干葡萄酒则例外。我们要了两瓶广东三水县出产的“强力啤”,每瓶5000里拉(相当于14元人民币),比国内贵十几倍。我们边喝边议论,强力啤本来有易拉罐装的,为什么只卖瓶装的?老板告诉我们,外国人认为易拉罐的铝质对人体有害,酒席上是没人上易拉罐饮料的。
  旧房子与现代化
  早就听说意大利正在超过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五大工业强国,生活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心想,那里一定是高楼大厦林立,灯红酒绿,花花哨哨。
  可是,到了意大利以后,不论城市或乡村,所见旧房子比比皆是。
  在旧货集市闲逛,那里出售的旧货,用我们的眼光看,很多只能作“垃圾”处理。比如旧墨水笔、旧鞋、没柄的生锈铁锤、旧石油气热水器和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旧军衣、军帽、行军壶等等。
  这天,到意大利最大的陶瓷机械制造公司之一的萨克米公司设在米兰的办事处参观。主人驾驶汽车载着我们来到办事处门前时,只见坐在驾驶室的毕列加先生用手中的小如火柴盒的遥控器,隔窗对着大门一指,铁门就自动打开了,车子开进去,门又自动关上了。
  办事处设在一座高大的旧建筑物里面,进去以后,所见办公设备样样俱全:电传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脑制图仪和直通世界各地的电话机,一一放在擦得铮亮的宽大、结实的旧办公桌上。就连煮咖啡的电炉也是自动化的。在这里办公,是非常舒适和方便的。这些外表陈旧的建筑物,与室内精湛细腻的设计,瑰丽实用的装修,大异其趣,体现了古今结合的美。
  在农村,单门独院的农舍,外表也大多十分陈旧。不过,据说里面的陈设却“现代化”了。屋旁停放着诸如播种机、收割机,小型货车之类的农业机械。连片的农田一望无际。主人告诉我们,意大利农业工人,很多是在以大小私人庄园为单位的土地上用机械耕种、收获。城市和农村的工人已没有多大的差别了。(完)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永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