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8757
颗粒名称: 钓鱼台的传说
分类号: I276.5
摘要: 本文讲述了相传在胥江河心有一巨石形成的钓鱼台,是人们消遣和谋生之处。后来被有权势者独占而谋利,陈半仙用异术作弄恶势力者,使他们在钓鱼时一无所获。权势者得知后,高薪聘巫师欲破解,陈半仙愤怒之下对江作法,导致江中群鱼飞起,钓鱼台也消失了。
关键词: 神话 古代 中国

内容

相传,昔年胥江河心,王湾对面,有一巨石,浮出水面,酷似平台,阔两米,方形无角,天然自成。石下四面环水,深不见底,乃垂钓之好去处。尤其明月当空,登台垂钓,遥看群山如黛,近览碧波粼粼,渔火点点,春风漱面,好不惬意。传说苏东坡被贬岭南,行经此地,也曾于此钓鱼散心。故有县令梁鹤鸣作诗《钓台》,詠日:“老去逃名何所为,渔蓑常向水云披。竿头高挂一轮月,泽畔轻移百丈丝。烟雾直寻巢父乐,江湖无复子牟思。不知严濑谁能似,十里龙湾九曲池。”
  更有乐者,此间特有软骨鲤鱼,甘香腻滑,每月十五月明之际始能钓得。其余十三、四,十六、七、则只能钓到其他鱼。没有月光便没鱼。长期以来,人们不但把这里作为消遣之处,还作为谋生之道。后来,一些有权势者,想出种种恶策,竟独占钓鱼台而谋利。
  那时,有个白坭人叫陈半仙,他学有异术能辟邪治妖。一天,他来到钓鱼台,见一些恶势力者,把钓台占为己有,深为不满。于是,有意作弄谋私者。当一些权势者登台垂钓之夜,他便施法使他们整夜钓鱼无获。如是者一而再,再而三,不管皎月当空,还是繁星点点之夜,皆无所获。此举后为权势者所知,高利聘巫师,欲使破之,把陈半仙激得怒气冲天,一气之下,对江作法。只见他书符念咒,突然大喝一声,晴朗的天空骤然天昏地暗;再喝一声,雷电交加,大雨倾盘,随即喝声“起”,旋见江中群鱼从钓台水面飞起,联成一气向东飞去。有条鱼仔落在南边墟,成为鱼仔墟。有条鳡鱼跌到漫水河咀,变成鳡咀。有群鲤鱼跌在三江墟,变成了金滩跃鲤。
  从此,钓鱼台附近特产的鲤鱼,飞到别的地方,钓鱼台也不知在什么年代消失了。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