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写意表演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8130
颗粒名称: 粤剧的写意表演艺术
分类号: J8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粤剧的特点和艺术风格。粤剧融合了南北戏曲元素,并结合广东地方音乐、歌谣和杂曲。粤剧以多样化的唱腔和板式、流畅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生动的音乐语言以及写意的舞台美术和表演艺术而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喜爱。粤剧的表演艺术是虚拟、夸张的,但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它运用写意的手法和取舍的表演技巧,展现出精雕细刻、层次分明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粤剧 表演艺术 舞台美术

内容

粤剧,广东人俗称“大戏”,外国人则翻译为“广东歌剧”(这因为粤剧的表演是载歌载舞的)。粤剧是集南北戏曲之大成(如徽调、湘剧、汉剧、四平、二簧等),并融合广东地方民间音乐、歌谣、杂曲,逐步形成了当今以皮(梆子)、黄(二簧)为基本曲调、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戏曲。
  粤剧之所以蜚声海内外,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种,除了由于唱腔和板式多种多样,曲调流畅,旋律优美,音乐语言生活化、群众化等优点外,主要是从舞台的美术到表演艺术,都有其写意的戏曲特点,正如一副粤剧舞台楹联写的:“顷刻驰驱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
  所谓写意,即是说粤剧的表演艺术都是虚拟的、夸张的,但也是现实主义的。它以二、三人代表千军万马,四、五步象征万水千山;它以马鞭代马,以杯代酒,以桨代船。走个圆场,已是驰驱千里之外,没有人怀疑它不真实;点个烛台,观众就相信这是黑夜,那怕全场灯火通明,尽可在这里扑打翻腾。这都全是写意的、虚构的。
  粤剧的写意艺术也很讲究取舍、露藏的表演手法。如《满堂红》(即《郭子仪拜寿》),华堂盛宴,酒过三巡就算过去了。但《叹五更》就发挥得层次分明,淋漓尽致。又如《拾玉镯》,孙玉姣拾起这个门前玉镯,不用半分钟,而粤剧却把孙玉姣拾玉镯的复杂、细腻的心理描演了大半个钟头。这种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的表演恰到好处。
  外国观众十分赞赏粤剧的写意艺术。日本波多野大郎教授说它是“精雕细刻,极尽其妙。”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维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