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柏村初步形成工业农业一齐上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7128
颗粒名称: 下柏村初步形成工业农业一齐上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本文介绍南海县罗村镇下柏村通过发展工贸业和农业,形成了工业、农业同步上的农村经济新格局。该村党支部明确规定,担任经济社长的干部不准外出搞副业和做工,要全心全意在社里领导农业生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大对农业的投入。下柏村还专设一个科学种田攻关小组,由党支书和一名村干部、一名老农主持,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投入的方式包括组织化肥、尼龙薄膜育秧、良种供应、农用抽水和脱粒的电费全由村里包,以及每年拿出7000元奖励出色完成粮产任务的干部与农民。
关键词: 南海县 农村经济 工业

内容

南海县罗村镇下柏村现有村级工厂和其他企业16间。去年村级工业产值510.9万元,税前利润175.1万元;今年预计工业产值达1100万元,税前利润将达到200万元。在发展工贸业的同时,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大对农业的投入,初步形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同步上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体制变,对农业的领导没有变。
  近几年来,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极大的变化。但该村党支部明确规定,担任经济社长的干部不准外出搞副业和做工,要全心全意在社里领导农业生产。村委会对他们也提出严格要求,凡工作完成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不完成任务者扣减工资。下柏村还专设一个科学种田攻关小组,由党支书和一名村干部、一名老农主持,他们除抓好100亩试验田外,还经常给农户提供信息,解决新品种的管理技术等问题,做到以点带面。村委会还定期召开广播大会,进行科学种田的知识讲解,通报虫情,提出各时期田间管理的措施,农户都很喜欢听。
  工业投入多,对农业的投入也不少。近些年来,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他们除了将一部份资金投入工业和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外,每年通过“以工补农”而投放到粮食生产上的资金大体也有10万元左右。投入的方式是:组织化肥,用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农民供应;对使用尼龙薄膜育秧的农户给予补贴;组织良种供应,每公斤补贴4元;86%的田由村、社出资机耕;农用抽水和脱粒的电费全由村里包;每年拿出7000元,奖励出色完成粮产任务的干部与农民。去年,村委会还添置了两台变压器和新装农用低压线,基本上解决了全村农用机械动力的需求。在劳力投入方面,由于全村702个劳力就有410人转向工、贸、运输和建筑业,每个农业劳力要负担8.3亩田农活,因而村委会规定:农忙季节各个工企业单位停工4-5天,工人全部回家支农。由于这样,全村每年都顺利地完成农田的插植和收获任务。
  粮食增产了,果、鱼、猪和三鸟也多了。下柏村几年来在稳定农田面积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单产,从1980年每亩平均608公斤提高到去年的773公斤。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近两年来村委会还发动农民大搞开发性生产,共种下1170亩柑橙、香蕉、荔枝等水果,今年已有400亩挂果,预计可收42万元。在进行开发性生产过程中,该村从集体资金中投放27万多元,以及通过信用社贷出20多万元作为生产资金。另外,全村还有较大的饲养专业户65户,年产鸡、鸭各10万只,生猪4000头,以及大批量的塘鱼,经常有货供应市场。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伟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