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鞋带·蝈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6320
颗粒名称: 皇帝·鞋带·蝈蝈
其他题名: 电影《末代皇帝》观后
分类号: J90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电影《末代皇帝》的特点和影片中的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文章称赞了该电影用写实手法再现了中国历史上多个时期的特征,并提到该片获得了九项奥斯卡金像奖。文章特别提及了电影中溥仪独自生活时的恐惧和他回到太和殿发现的蝈蝈筒的细节,这些细节在艺术上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兴衰。
关键词: 电影 历史电影 末代皇帝

内容

在不到三个钟头的电影《末代皇帝》中,编导们用写实的手法,传奇、浪漫的格调,再现了我国从清末到民国、伪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这一段历史史实,艺术地概括这几个历史时期的本质特征,让观众在如啜醇醪般的艺术享受中去透视近代中国文化史。它是电影艺术史上一次成功的探索,因而获得九项奥斯卡金像奖!
  影片截取末代皇帝溥仪及密切相关人物一生中若干个生活断面,去串成历史的珠串:近于恐怖的「慈禧升天」;排场浩大,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登基大典:在国民革命冲击下龟缩宫中、却仍挥金如土的君主生活;伪满洲国儿皇帝的耻辱史……以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都是如此逼真地回溯历史的时空,唤起人们不断的思索。
  影片中有两个细节,令我感到铭心刻骨。一是,溥仪连死都不怕(他在割破动脉自杀时显得镇定自若),但在狱中生活了一段时间,令他独自一人生活时,却显现出极大的恐惧。因为,他是个连系鞋带都不会的人。这个细节对其几十年寄生生活是个高度的概括;另一个细节是,他登基的那一天,以一名无知幼童的天真,离开「龙座」,在俯伏于地的满朝文武中乱窜。一名朝臣为讨好「主上」,诚惶诚恐地献给他一只装在筒中的草绿色的蝈蝈。几十年后,「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九六七年,溥仪作为一名历史的过客,以参观者的身份,回到阴森的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守门人的系着红领巾的儿子,指责他不应逾越「禁区」。为了证实自己过去曾是这里的主人,他从过去的「龙座」下找出做为幼帝时遗落在那里的蝈蝈筒。十分出人意料地,筒里的那只蝈蝈仍活着爬了出来,不过已是老态龙钟、色泽暗褐了。它使人直观地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人事的兴衰……一只微不足道的蝈蝈,在这里却产生了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何百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