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何以走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6141
颗粒名称: “肯德基”何以走红
分类号: F426.82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肯德基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北京取得成功的故事,强调了其市场调研、服务质量和独特文化等因素对其成功的重要性。
关键词: 肯德基 北京 开店过程

内容

1986年初,被百事可乐公司以8.4亿美元巨款买走的美国肯德基炸鸡公司有意进入中国市场,该公司下属的国际公司派人来北京考察投资环境。来人看到海浪般的人群,就毫无根据地表示乐观,结果被总公司以不称职降职调动工作。接着,又派一位执行董事前来考察。这位董事带入出入北京的主要繁华街道,拿秒表测客流量,做出炸鸡样品请500个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品尝,详细询问他们对炸鸡味道、价格、店堂设计、用餐方式等问题的意见,又考察了北京的鸡源、油、面、盐、菜等原料的供应情况,将样品带回美国逐一做化学分析,经电脑汇总,才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未经开拓的巨大市场,肯德基风味快餐炸鸡有强大的竞争力。
  这便是问世仅30余年,却遍布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有7400多家分店的肯德基炸鸡公司的一贯作法:每开辟一个市场,必先进行周密的调查分析,每战必胜。
  1987年11月,前门快餐厅开业。北京给“肯德基家族”带来刺激:开业不到300天,赢利已达250万元。原计划5年收回中外三方100万美元投资,一年半即可还清;全世界未有吃“肯德基”排队的事儿,这里整天顾客盈门,最多一天接待了8000人,炸鸡2300只,座位周转率16次I看到“肯德基”发财,很令人按捺不住。莫斯科市长访问北京,特意来这里看看,后又派人专程前来考察;美国运通公司老板连称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人的购买力,“很受启发”;国内40个城市要求挂肯德基的招牌,北京50家单位申请和这里联营。肯德基公司仿佛找到了兴奋点:年内,在北京再开三家分店,5年内开30家,继而向全中国“进军”,下一个目标是上海!
  论吃鸡,中国人是行家。一锅老汤就有上百种,烧、烤、扒、酥,“符离”、“道口”,制作之精细,远比只炸14种的“肯德基”复杂。奇怪的是,如今,老字号没有“外国鸡”走俏,“吃‘肯德基’”,已成了北京的一种时尚,而且大有向全国蔓延之势。
  走进前门快餐厅,答案渐次清晰:这里环境优雅,纤尘不染;炸鸡发明人山德士老头儿的肖像矗立高悬,代为迎宾招客;服务员不为客人端菜,却向客人躬身问候;顾客自我服务,倒也新鲜有趣;炸鸡色泽金黄,一只鸡分为9块,丰俭由人,不似我国必须整只购买;三块鸡加土豆泥、沙拉子,食量适中,价格扣元左右,普通人也能接受……
  “肯德基”的成功不完全靠11种香料配制的秘方、全自动气压炸锅和饲养7周恰到好处的两斤半鸡,而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对我们还甚感陌生的东西。
  “肯德基”操作规程规定,鸡块须在蛋白液中浸7下,在裹粉里翻动10次,再按压7回,方可入锅炸。中国厨工好“罗卜快了不洗泥”,一见外边排长队,便将“7、10、7”自动减为“5、7、5”。美方经理看了,立即宣布扣除厨工奖金,并提出警告,再发现如此,就要解雇。
  “肯德基”还规定:凡出锅后在保温箱内放了一个半小时而未售出的炸鸡,因温度变化带来味道改变,一律扔掉,不得销售。店内职工看了可借,提出能否廉价处理或内部销售,避免浪费。美方经理不间意:如卖给顾客,会破坏炸鸡名声;内部销售,会越剩越多。坚持扔掉剩鸡,反而加强了炸鸡人员的责任心,剩的越来越少;服务员宁愿晚下班也要把该卖的鸡卖掉,结果是减少了浪费。
  山德士老头一直至1980年逝世前,每年仍要行程15万公里,遍访他所创建的“世界帝国”。据说见到不符合质量、服务、卫生标准(QSC)的事,他就要大发雷霆,有时还要脱下上衣,卷起袖子,系上围裙,到厨房示范一番。正因为如此,他死后,被授予“上校”头衔,遗体放在州议会供人瞻仰。中国的企业家如也能出现这样一批“上校”,并形成一种文化,庶几不会让“肯德基”专美于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