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养鳗效益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6026
颗粒名称: 鱼塘养鳗效益高
分类号: S964.3
摘要: 本篇文章介绍了鳗鱼作为一种名贵鱼类,市场需求旺盛,养殖鳗鱼能够带来高收入。然而,传统的养鳗池建设投资较高,许多农民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开展养鳗。文章介绍了顺德县农民采用两种方法:混养和主养,以降低投资成本,并分享了成功的养殖经验。通过养殖,农民可以获得丰收的收入。
关键词: 鳗鱼 养殖 塘鱼

内容

鳗鱼又叫白鳝、风鳝,是一种名贵鱼类,国内外市场畅销,产品供不应求,产值高。但养鳗池要用砖、石、水泥筑成,加上排灌、增氧设备,每亩投资2万多元,使许多农民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开展养鳗。
  近年来,顺德县农民利用鱼塘养鳗,创造了少投资、高收入的好经验,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混养。选择塘基较高,大水不淹,不渗水、漏水的鱼塘,面积大小均可。鱼种放养按常规进行,另每亩混养三、五十尾鳗种,规格15克以上。鳗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可利用鱼塘内小鱼虾为饵,不另投饲料。这种方法既食除了塘内小鱼虾,为家鱼消灭了竞食对象,经一年左右饲养,每亩可增鳗鱼一、二十公斤,增收4、5百元。一举两得。二是主养。以养鳗鱼为主。鱼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2亩为宜,水深1.2—1.5‘米左右。塘基坚实,不渗、漏水,紧靠河涌,排灌方便,每亩可放养20克以上(7种5000尾,同时配养大头鱼,编鱼各30~50尾,作为食用。在塘边一角用木框和铅丝网搭个四方形食台,每天分上午9时、下午4时两次把饲料投入食台上。每次投放量为鳗鱼体重2%左右。并在塘内设置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一台,每天开机增氧两次,即中午增氧一小时;午夜起到日出黎明前增氧4、5小时,同时每隔一周换水30%左右,保持水质清新,氧气充足。这样经过半年左右鳗鱼一般可长到200克左右,符合出口上市。亩产1吨左右,纯收入可达万元。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