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粤剧的「班中跌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5468
颗粒名称: 早期粤剧的「班中跌打」
分类号: J8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早期粤剧戏班中,红船是戏班的代号,戏班中常见有专医跌打骨科的大夫,有些是祖传,有些自学成才,他们义务为班中伤员服务,制备特效药品,也对外界人士提供医疗服务。
关键词: 粤剧 代号 医疗服务

内容

早期粤剧戏班,靠以载截搬运人员、戏箱、景幕、道具和杂物的交通工具,是一艘象现在单行小火船那样大的木船。船身遍涂红色,故名红船。后来,人们就把红船作为戏班的代号。在红船上,常见挂起一个布招牌,上面写着“班中跌打某某”。这个招牌,演戏时就移到舞台口侧面挂出。这个“某某”,就是班中专医跌打骨科的大夫。
  这些大夫,本身也是演员,多数是演武生或小武角色的。例如二十年代的公爷创(武生),三十年代的周瑜林(小武)都是著名的演员和大夫。另外,有些大夫,因年老声衰,很少出场演戏,班主也留他在班内随班服务。演武打戏的演员,在对打中,人有错手,说不定会误伤同伴;有时又因自己不慎,跌伤撞伤,这都需要及时急救。
  班中跌打医生,有些是祖传的,有些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的。由于多年武打的实践,本身经历过多少次受伤与治疗的经验,从而学到一套专医伤病的技能。他们义务为班中伤员服务,制备相当特效的骨科膏丹丸散与药油药酒,有多次的临床经验,往往收效甚佳。不少外界人士也前来求医。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巨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