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干预「小事」 反映群众呼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5358
颗粒名称: 注意干预「小事」 反映群众呼声
分类号: Z617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佛山报》不仅及时报道国内外、本地区的大事,也比较注意干预人们身边发生的、有悖于社会公德的某些“小事”,敢于反映群众的呼声,维护公共利益。作者举例说明了《佛山报》对于一些细微、琐碎之事的关注和报道,如一户人家从楼上泼水、两家商店同一牌子的罐头蘑菇价格不同等。这些报道提高了报纸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添砖加瓦。
关键词: 《佛山报》 服务质量 佛山市

内容

我是《佛山报》的一名热心读者。《佛山报》不但及时报道国内外、本地区的大事,也比较注意干预人们身边发生的、有悖于社会公德的某些“小事”,敢于反映群众的呼声,维护公共利益。
  一天,我下班经过福宁路,看到某住户从楼上泼下一盆污水,把路过的一位农妇和她背着的小孩淋成“落汤鸡”。据街坊反映,这户人从楼上泼水是司空见惯的事。第二天,我和同事们扯起这件事,有的同志说:“真缺德,此事应在报纸上曝曝光!”但也有人说,报纸哪能管得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出于义愤,我还是写成稿子寄给报社,很快便登出来了。以后,我留心观察到,那户人家已从楼上接下一条通水胶管,不再乱泼污水了。有一次,我先后到两家商店买罐头蘑菇,同一个牌子,同样规格,而价钱悬殊。我写稿向《佛山报》反映,登报后两天,那家标价偏高的商店马上作了改正并向顾客道歉。一天晚上,一对夫妇推着自行车在祖庙路缓步而行。突然,一名汉子趁他们不备,把单车尾架夹着的皮包抢走,瞬即逃之夭夭。我了解情况后,觉得这是犯罪分子作案的一种新手法,应该予以揭露,使人们提高警惕。稿件送去后,《佛山报》很快就登载了。近年来,我耳闻目睹的类似发生在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自觉写稿向《佛山报》反映,见报的就有七八篇。
  社会公德、服务质量、治安问题,与人们息息相关,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佛山报》不忽视抓这些看起来是细微、琐碎之事,不但提高报纸在群众中的威信,并且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添砖加瓦。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