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荒山造林种果可致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4455
颗粒名称: 开发荒山造林种果可致富
分类号: S72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二中是一位退伍军人,他回到家乡辽头村后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通过开荒造林和种植作物的方式,成功地改善了农村经济状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他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组织青年承包村的砖厂,预计今年家庭收入将达到1万元以上。
关键词: 高明县杨梅镇吉岭村 辽头自然村 农村经济

内容

高明县杨梅镇吉岭村辽头自然村陈二中,1984年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辽头村,立志扎根山区,决心和群众一起发展经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去年已初见成效,开荒种植收入达7000多元。
  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大批劳动力从单一农业生产结构中解放出来。当时辽头村有的群众只急功近利,纷纷上山割草砍柴挖树头来搞收入,有少数人还乘机乱砍乱伐山林,破坏了绿化。对这种“靠山吃山”现象,陈二中觉得长此下去必将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到“挖光”、“吃光”时,山也“靠”不成了。他感到自己是个退伍军人,应该带头发挥山区优势,闯出一条致富新路。他认为辽头村四周有很多荒坡荒地,可开发造林种果致富,于是他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动员父亲、哥哥、嫂嫂一起到村后的鹿洞山边开了30多亩荒山,把原是杂草丛生的荒坡垦成畦畦耕地,并采取边垦边种的方法,先后种上杉、竹、茶、青梅等作物。此外,还套种了木薯、西瓜、花生等短期作物。在他的带动下,上山开荒造林、种果的人越来越多。去年已初见成效,他开荒种植收入达7000多元。
  今年他计划逐步开垦60亩荒山,继续种上适销对路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还组织6名青年承包村的砖厂,预计今年他家可纯收入1万多元。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谭汝彬
责任者
李中方
责任者
陈二中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高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