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笑声鞭挞丑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4422
颗粒名称: 用笑声鞭挞丑恶
其他题名: 赞喜剧片《哭笑不得》
分类号: J95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哭笑不得》是一部喜剧故事片,通过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存在于艺术创作中的虚假和沽名钓誉的现象。该片成功之处在于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的深思。剧本作者方阿满被误认为只知玩乐而不懂创作,而利用职权成为署名作者的钟以坚则尽显其虚假和浮躁的一面。角色选择也是成功的关键,敦厚朴实的方阿满和渔家女张阿菊以其真实和自然的气质深入人心。《哭笑不得》通过揭露假恶丑的同时也强调了文学艺术作品的真实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 哭笑不得 喜剧故事片 弄虚作假

内容

带着一股强劲而清新的海风,焕发着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在真实而动人的故事中颂扬了真善美,让人在笑声中剖视了假恶丑——这就是喜剧故事片《哭笑不得》留给我的深刻的印象。
  该片剧作者和编导们抓住了存在于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些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现象,开掘出许许多多足以引人发笑的喜剧性细节,达到了用笑声鞭鞑丑恶的艺术效果。
  作为一部成功的喜剧片,她首先应该使人笑得起来,笑得开心。然而倘若仅仅引人发笑,那么当然失之于浅薄。《哭笑不得》揭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一个从来就没有动过笔、连剧本创作的一般规律都不懂的人、由于利用职权,不但成为某剧的署名作者;而且由此摇身一变而为“专业作家”,随之而来的是粪新厌旧、醉生梦死……而剧本的真正作者、勤奋朴实的业余作者方阿满,却不但不为人知,反而被误认为是只知玩乐、寸功未立的人。这里所讽喻的现象,难道仅仅存在于艺术创造之中吗?
  这个片子成功的因素,除了情节的真实、生动,与角色的选择也很有关系。敦厚、朴实的渔业公司职工方阿满;渔家女、渔业个体户张阿菊,盗名窃誉的“专业作家”钟以坚,钟的“新欢”陈丽芳,都以他们所特有的气质和对生活的娴熟把握,使人置身于一股生活的旋流之中。其中又尤以渔业个体户张阿菊创造的角色,珞人以深刻的印象。她的形象朴实、自然。作为曾到渔村生活过的人。我感到她确确实实具备了渔家女的本色。为什么近年来有些电影不受欢迎?观众一语中的:假!我想,不但正剧要真,就是真剧、闹剧乃至荒诞剧,也必须求“真”!在某种意义上说,真实,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命!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何百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