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失业」的冲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4139
颗粒名称: 「定期失业」的冲击
其他题名: 鸡西市公共汽车公司改革劳动制度的一项措施
分类号: F512.765
摘要: 本文介绍鸡西公共汽车公司的“定期失业”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惩罚措施,它不仅拯救了那些违纪职工,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鸡西市 定期失业 汽车公司

内容

警告,早就向全国公共交通企业发出了:不少乘务员利用职务方便,贪污票款日益严重。仅据黑龙江省建设委员会估算,省内公交企业每年被贪污的票款额就达上百万元。鸡西公共汽车公司在亏损的17年中,数百万元的票款流进了个人腰包。
  乘务员贪污票款往往从五分钱开始,但日蓼’积月累数额相当可观,堵不住五分钱,就漏掉上百万。
  食污票款的职工大都有这样的想法:我每次只拿几分钱、几角钱,不犯大法,看你能把我怎么样!针对这种心理,鸡西汽车公司推出一部
  《企业管理法规》,明文规定对贪污票款的职工实行“定期失业”
  所谓“定期失业”,就是对贪污票款的职工实行短期停职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失业”期限视错误轻重,最长的为两年,最短的三个月。在“失业”期间,停发工资奖金和福利,让其饱尝“失业苦,认识到即使贪污五分钱也是不能容忍的。
  “定期失业”制度一出台,立即在鸡西市引起强烈震动。那些被“铁饭碗”养懒了的职工,一下子面临“失业”,简直难以承受。于是惊呼:“这是搞资本主义!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力还有没有?”一些因贪污票款而“失业”的职工称公司制度是“土政策”,不合法,骂公司领导“手狠心黑”。
  公司有个女乘务员,在贪污三角六分钱时被乘客揭发,公司对其实行一年的“失业”处理。她到处告状,大声喊冤,引来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的同情,有的领导干部也来说情。但公司硬起手腕,坚持了原来的处理决定。近几年,因处理一两名职工,公司接待了十几次检查团、调查组。
  幸运的是,省里的领导对他们的改革给予了热情支持。
  鸡西公共汽车公司实行“定期失业”的第一年,在一切生产条件都没变的情况下,从“漏斗”里截住了60万元,更有价值的是从道德上拯救了那些违纪职工。
  到目前为止,公司对近百名职工实行了“失业”处理,其中9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鸡西公共汽车公司的改革成果令人瞩目。六年来,票款收入每年平均递增39%,利润1987年为1982年的19倍,固定资产增加4.5倍,全公司职工人均收入由1982年的502元,增加到1987年的1360元,企业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鸡西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