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灌水防旱 防止高温迫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4065
颗粒名称: 注意灌水防旱 防止高温迫熟
分类号: S4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山市在高温强光天气下,蒸发量大,湿度小,水稻等作物如不及时灌水防旱,易受高温迫熟伤害,导致产量减少。
关键词: 灌水防旱 水稻 佛山市

内容

近来连续出现了高温强光天气,最高气温常超过32℃,7月8至9日最高气温达37℃。且阳光猛烈,蒸发量大,湿度小。这种天气,如果不及时灌水防早,则会造成高温迫熟,谷粒不充实,严重影响产量。据调查,多数村镇都很重视灌水防旱工作,以保证水稻后期正常生长。但也有不少农户,没有及时做好此项工作,以致水稻受旱出现早衰迫熟现象。
  据研究测定,32℃是引起水稻千粒重下降的致害温度。水稻灌浆充实期间,如遇到32℃以上温度伤害,谷粒的发育就会过早停止,降低了粒重,成为半实粒。我省早造水稻生长后期(抽穗至黄熟期),常会遇到高温、干早天气为害。例如1978年早造,佛山地区从六月中句至七月中旬,全区温度偏高,尤以七月三日至十七日,连续15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2℃,阳光猛烈,未落过滴雨,天气干燥,水稻蒸腾量大,由于水分不足,全区普遍出现高温迫熟现象,一般生育期缩短七天,以致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而造成减产。据开平县农业局调查,同是“科字号”品种,田里有水的,其结实率为86.1%,千粒重为23.6克;田里无水受旱的,其结实率只有73.6%,千粒重21.2克,对比,结实率提高12.5%,千粒重增加2.4克。南海县平洲平西队调查,同是“广二矮”品种,有水的稻田比受旱的稻田,实割每亩产量相差100公斤。
  近年来吸取了这个教训,大多数地方都很重视后期的水分管理,所以虽常遇到高温强光天气威胁但由于能及时做好灌水防旱工作,确保了丰收。
  水稻后期高温迫熟受害的特征是:叶绿、根健、秆青、谷枯(枝梗枯熟)。也就是说,受害部位不在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而主要是为害穗部,受害稻穗小枝梗干枯,青谷很少,甚至落粒。另外,受害早的稻田每科禾普遍出现1—2个高节位分枝,但都是不能结实的无效穗。这种现象,显然是由于稻穗受害后,谷粒停止发育灌浆,而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还在继续吸收养分进行同化作用,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以致运转给潜伏芽,促使潜伏芽发育为高节位分枝。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勉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