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样对待垃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0329
颗粒名称: 日本人怎样对待垃圾
分类号: X799.3
摘要: 这篇文章可以归类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文章。它强调了日本人对待垃圾的自觉态度和分门别类的丢弃方式,以及他们认识到垃圾处理成本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到了日本社区为单位兴建废水处理设施,并由居民分摊费用的情况。整篇文章宣传并赞赏日本在垃圾处理方面的节俭和环保意识。
关键词: 垃圾 日本

内容

日本人在丢弃垃圾时,都能自觉地将垃圾分成主大类:可燃烧的、不可燃烧的和大型的,在规定的日子丟到规定的地方,由专门的垃圾车收集走。他们所以这样做。因为明白了一个道理:丢垃圾即是丟钱,按规定丢可以省钱。
  日本人箅了一笔帐:前一个日本人一天丟掉一公斤垃圾,十万人一天就丢掉一百吨垃圾。兴建一座日处理一百吨垃圾的焚化炉,要花二十至二十五亿日元,每天还要加二十万日元操作费,使用期是十五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钱实质上是由日本人分摊的。处理分过类的垃圾,可以方便焚化炉的作业,延长焚化炉的寿命。
  在日本,处理家庭废水的设施按社区为单位兴建。费用也由这个社区的居民分摊。废水处理费的支付标准,按用水量计算,即每付一个日元水费的同时,要付一个半到三个日元的废水处理费。
  垃圾和废水,都是非丟不可的,问题是如何少制造一点、少丢掉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少丢钱。另外,从垃圾中还可以回收许多值钱的金属,将其丢弃更等于丟钱。
  在日本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能对垃圾如此“斤斤计较”,是值得称道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