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鲩鱼”系情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2022
颗粒名称: “鸳鸯鲩鱼”系情谊
分类号: G210
摘要: 佛山市石湾陶都酒家“鸳鸯鲩鱼”这道菜品的做法与特点,使来自美国的外宾感到惊讶。
关键词: “鸳鸯鲩鱼” 做法特点

内容

七月十八日,来自美国的四十多名外宾,在我市石湾陶都酒家兴致勃勃地品尝菜点时,突然被服务员端来一碟造型别具一格的“鸳鸯鲩鱼”而愣住了。
  这条“鸳鸯鲩鱼”的鱼身近头那边,用花生油炸成呈金黄色,惹人喜爱。而鱼身下半部则是蒸熟的。客人疑惑不解,七嘴八舌。翻译员只好转告酒家的经理和厨师:美国客人说,这条鱼是用两条貌似的鲩鱼,用炸好的头半部和蒸好的尾半部拼凑起来的。他们听后一笑置之。
  只见席间客人小心翼翼地慢慢嚼食,细细品尝,试图揭开其中奥秘。当他们把香脆嫩滑的鱼肉吃得千干净净时,整条鱼从头到尾的鱼骨却清晰裸露在大家眼前。这时,美国客人面面相觑,对“鸳鸯鲩鱼”的精妙烹饪,赞叹不已,并表示今后有机会,要再来佛山石湾品尝。
  “鸳鸯鲩鱼”制作的秘密何在呢?这里披露端倪,以飨读者。
  原来,烹饪巧师们先把鱼身洗干净,用干布抹净,将发好的脆浆抹在拍上干粉的鱼上段的鱼身上,用中火烧镬,下花生油二公斤,烧至油温一百二十摄氏度左右,把上了浆的鱼上段放入镬中,炸至金黄色,篱起,再用慢火将鱼的下段浸熟。然后将整条鱼放在碟中,用不同的佐料淋在鱼身上段和下段。就这样,“鸳鸯鲩鱼”便登上大雅之堂了。
  “鸳鸯鲩鱼”是石湾陶都酒家制作的传统名菜之一。它独具匠心的精巧烹饪,饮誉港澳和海外,深得国内外客人的垂青,近些年来已有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千多人次的外宾曾到陶都酒家品尝过这一名菜。“鸳鸯鲩鱼”已成了接待国际友人加深友谊的“使者!”
  本报特约通讯员 朱竞峰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竞峰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石湾陶都酒家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