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改革工业企业管理体制 中山市属企业进入黄金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1499
颗粒名称: 深入改革工业企业管理体制 中山市属企业进入黄金时期
分类号: F427.65
摘要: 1987年中山市深入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强化工业运转机能,工业总产值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
关键词: 管理体制 运转机能 工业产值

内容

本报讯 中山市今年1—7月份累计工业总产值1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31.36%,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是什么原因使中山工业生产年年实现产值、利润、税收、销售收入增长“四同步”?中山市的主要负责同志对笔者说:“这是我们深入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强化工业运转机能带来的结果。
  ——分专划细,撤局立司,实行按行业管理工厂。1980年以前,中山市70多间市属国营、集体企业分归工业局和二轻局统管。由于厂多,行业不同,管理上经常顾此失彼。事实使中山市的领导意识到,不对管理体制改革,中山工业就不可能发展。经过深入调查,反复分析研究,中山市终于作出“分专划细,撤局立司”的决策。1981年开始,将原工业和二轻这两个综合局逐步解体,先后按行业成立了现在的机电、糖纸、化工、家电、建材等13个工业公司,每个公司按行业归口领导若干间厂。家电行业未分出前,年产值只有6000多万元,利润130多万元,而1984年它从二轻局分出成立家电工业公司后,仅几年就使生产腾飞起来。去年完成产值3.57亿元,实现利润是当年未分出时的十几倍。其他各个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增幅均达30左右。实行按行业管理工厂后,中山市经委也摆脱了繁杂事务的纠缠,集中力量抓重点,上项目,这些新增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新增产值3亿多元。
  ——司厂合并,建立实体,向集团式企业过渡。自从13个公司成立后,厂企的活力是比前增强了,但厂企急需解决的问题往往又使公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大工业生产,现有公司还必须依附一个强有力的实体,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厂企有效和实惠的支持。去年六月,中山市将其玻璃工业公司与玻璃总厂试行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建制,使之成为一个拥有6间专业厂、3个中外合资单位的集团式经济实体,短短几个月,这个实体就使制氧厂,玻璃工艺厂和灯泡厂三间企业扭亏为盈。同时,公司集中人力财力,加快对玻璃马赛克厂的技术改造,使该厂马赛克的产量不管在产量、质量、销售额、税利等方面都居于国内领先的地位。经委及时总结了这一改革的经验,正在多模式地、分期分批地将行政性公司改为经济实体。现在,电子工业公司和无线电总厂合署办公;建材工业公司与陶瓷总厂合并;包装印刷工业公司更自成体系变成了实体性的公司。
  ——选举厂长,明确职责,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中山市从1984年开始,用了整整一年时间,使95%以上的市属工厂先后完成了民主选举厂长的工作。选举前后对比,厂级领导班子,文化专业水准提高了,年龄降低了,工程技术人员参加领导班子成倍增加。各单位经职工选举出来的厂长,大部分是称职和比较称职的。
  (特约通讯员 蓝柏)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蓝柏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玻璃工业公司
相关机构
建材工业公司
相关机构
电子工业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中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