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农药 事半功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0649
颗粒名称: 巧用农药 事半功倍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7年7月31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科学使用农药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科学 农药 病虫

内容

目前,不少农户在使用农药时,不是根据病虫草害的具体情况,而是“有无病害普遍一治”,造成农药浪费、环境污染、防治效果下降等不良后果。因此,科学用药,注重效果,克服和减轻农药的有害副作用,是目前农药使用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科学使用农药的原则和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以作参考。
  一、准确预报,对症下药。在防治病虫草害时,要针对发生的种类和特点,按照药剂性能,对症下药。不同阶段的病、虫、杂草对农药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例如:昆虫卵和蛹的抗药性很强,三龄以前幼虫抗药性最弱;病菌孢子的抗药性最强,萌发后则大大减弱;杂草以萌芽至三叶期抗药性最弱。因此,通过准确测报,抓住它们抗药性最弱的有利时机进行防治,就可在造成危害之前,将它们消灭。
  二、讲究施用技术,提高防治效果。目前施药方法很多,施药技术也不断改进和提高。超低容量喷雾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施药方法,具有杀虫效果好、成本低等突出优点;颗粒剂和微粒剂已广泛使用,无论施入水稻基部或玉米、高粱的心叶中,都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深层施药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用药技术,通过把具有内吸性的农药施入土层,使残效期延长,减少环境污染并能保护害虫的天敌。
  三、合理确定用药浓度和用药次数。有人认为,防治病虫时,用药浓度越高越好,用药次数越多越好,其实不然。任意加大用药浓度,增加用药次数,不仅浪费农药,而且是造成作物药害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根据作物类型,生长时期,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和施药方法来决定,切忌盲目用药。
  另外,合理混用农药是减少用药次数的一种好方法。由于在农作物上经常会几种害虫或病虫同时发生,而目前还没有一种农药能兼治多种病虫,将两种以上农药合理混用就可以避免同时进行两次或多次施药,并可以减少用药量,节省劳力,防止病虫抗药性产生,有的还有增效作用。例如敌百虫加乐果,可兼治二化螟和蓟马;叶蝉散加稻瘟净,可兼治褐稻虱和稻瘟病。(张士刚)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士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