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施肥要攻前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7508
颗粒名称: 早稻施肥要攻前期
分类号: F329.0
摘要: 1987年早稻在插秧期间,遇上两次低温灾害,因此,要夺取早稻高产丰收,就必须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攻好前期肥,以满足禾苗前期生长的需要,促使禾苗早生快发。
关键词: 早稻 施肥 需要

内容

早稻从插秧到幼穗分化属于前期,早中熟品种约20天,中迟熟品种约25天时间。在正常年份,前期的禾苗生活力旺盛,吸肥能力很强,因为此时期禾苗既长叶,又长骨;既长个体,又长群体。但今年早稻在插秧期间,遇上两次低温为害,3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下降到9. 7℃,没有及时深灌水防寒的禾苗和抗寒性差的品种,大部分“送嫁叶”都枯萎,为害严重的造成死禾重插。由于插秧期间气温偏低,加上两次低温冷害,当前禾苗生长、分蘖缓慢。因此,要夺取早稻高产丰收,就必须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攻好前期肥,以满足禾苗前期生长的需要,促使禾苗早生快发,植株健壮,早分蘖、早够苗,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过去有些农户插秧后没有及时追肥,以致禾苗错过了分蘖好时机,造成苗数不够,穗数不足;有的因迟施、重施氮肥,使中期禾苗暴生暴长,出现大量“公孙禾”和无效分蘖,由于群体过大,通风透光差,而招致病虫为害严重,得不到好收成。所以早稻前期追肥宜早不宜迟,一般可采用“一轻二重三补”的施肥原则,即在插后5~6天就应进行第一次追施引根肥,每亩施用尿素5~6公斤;插后10~12天重施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加钾肥5~ 6公斤,或施复合肥10~ 12公斤加尿素5~6公斤:插后18~20天,根据禾苗生长情况补施一次平衡肥,这次肥作用主要是补平衡,故数量上宜轻不能重。当分蘖苗数达到计划穗数时(一般要求亩20~22万苗),要立即排水,进行露、晒田,制水控肥,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成穗率。总之,前期肥水管理上要做到早促早控,炼苗壮秆,使禾苗及时转赤,为中期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施肥创造好条件。
  (李勉民)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勉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