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气特点抓好早稻前期田间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7091
颗粒名称: 根据天气特点抓好早稻前期田间管理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7年4月3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根据天气特点抓好早稻前期田间管理的文章。
关键词: 早稻 田间管理 插秧时机

内容

去冬今春气温偏高,有效积温多,天气干早,阳光充足,秧苗出苗快,成活率高,生长出叶速度快。越冬虫死亡率低(10%左右),病虫鼠害较多。
   根据以上特点,必须抓好如下几条措施:
   一、争取早插,插适龄秧。早稻属感温型品种,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高,积温多,生长发育快,如插期推迟会造成秧苗老化,甚至出“老仔”,造成穗粒数减少而减产。秧苗的插植应以叶龄为标准,气温正常年份,3月底至4月上旬插秧是适期,今年要根据天气异常变化,应打破常规,根据适龄秧标准提早插植,争取清明前插完秧,以防止秧苗老化。适龄秧苗应根据品种的早、中、迟熟,播种量和育秧方式等来决定。一般疏播“文武”铲秧,适宜的叶龄是4片叶左右,早熟品种5~5.5片叶,中熟品种6片叶左右,中迟熟品种7片叶左右。
   二、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质肥。基肥要多施土杂肥、特别磷肥,要求亩施磷肥20 ~ 25公斤,碳铵15~20公斤,有条件的亩施花生或脚底豆类15~20公斤作基肥,因磷肥能促进禾苗早发根早回青,早发棵,尤其是迟发田和发赤田。
   三、少株浅插,插足基本苗。一般杂交稻亩插基本苗(包括分蘖苗)6~ 7万苗,常规稻插8~10万苗,小苗秧要认真控制插植苗数,每科应控制在4~5苗。同时要注意浅插,以利早发棵。今年气温高,水稻生育期会缩短,应尽可能多插些中迟熟品种和杂交稻,少插中、早熟品种。
   四、早管早控,立足抗灾夺丰收。暖春年气温高,禾苗生长发育快,生育期会缩短,加上播种插秧季节早,抽穗期可能提早在六月初,会遇上龙舟水和连续阴雨天气。因此,在栽培管理中特别要抓好健身栽培法,采用早攻早控方法,插后禾苗一恢复生机,要迅速追肥,要求在插后15天内施完前期肥,争取在插后18~20天内达到够苗。一般前期追肥2~3次,实行轻、重、轻的原则,前期追肥(包括基肥)应占总氮量的80 %。够苗后及时制水制肥,迅速排水露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避免群体过大。争取够苗后至幼穗分化有15以上的炼苗时间,从而达到苗峰不过高,苗数平稳消长,叶色顺调退赤,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低群体结构,提高稻株的抗性,以抗御后期的龙舟水天气为害。
   五、及时防治病虫鼠害。今年第一代三化螟会较多,除抓好秧田施药防治外,还要抓送嫁药和回青药的施用,把第一代虫的发生量压至最低限度。今年鼠害特别突出,要全面组织毒杀。在排水露田时要施药防治纹枯病,大风雨过后要施药防治白叶枯病。
   (李勉民)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勉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