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殖本地塘虱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6454
颗粒名称: 怎样养殖本地塘虱鱼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本地塘虱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鲶形目胡鲶子科胡子鲶属。详细介绍了本地塘虱鱼的养殖技术。
关键词: 塘虱鱼 养殖 技术

内容

市水产研究所 刘昌璜
  本地塘虱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鲶形目胡鲶子科胡子鲶属。是本国的特产,畅销港澳市场,经济价值比埃及塘虱高2—3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药用但各地产量相差悬殊,有的亩产才10~15公斤,有的却达1000~1500公斤。为便于发展生产,现简单介绍其养殖技术,供参考。
  一、生物学特征:
  1、生活习性:
  具有穴居和聚居的习性,常见于江河、沟渠、山塘水库、鱼塘等淡水水域,白天宿居,夜间出动摄食。耐水质恶化环境而耐寒力较弱,水温12℃以下,处于冬眠状态,最低临界水温为4℃,最高极限水温为34 ℃。适温生长是25~30℃。
  2、食性、
  属于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刚孵化出的幼苗,卵黄囊消失后,以轮虫、水螆幼体为食,也食有机物碎屑。当幼苗长至3厘米后,捕食水生昆虫、水蚯蚓等,8厘米后可捕食小鱼虾,人工饲养下,可投喂商品饲料。
  3、繁殖习性:
  本地塘虱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9月,以5~8月为旺盛期。当水温升到18℃时,开始产卵活动。亲鱼在产前2—3天便开始找寻配偶,到浅水区域掘窝筑巢,巢径20~30厘米,受精卵粘附在巢内水草或杂物上,雌鱼离开,雄鱼守护鱼卵至孵化出幼苗止。250克以上的雌鱼,年龄达到1龄的便可以成熟,年产卵2—5次。
  二、人工孵苗技术
  本地塘虱比起埃及塘虱的人工孵苗技术难度较大些。主要是掌握好培育亲鱼、选择成熟亲鱼、人工授精技术、孵苗用水等诸方面。如果各方面都
  协调,就会有较高的孵苗效果。
  选择亲鱼宜在200克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繁殖前须加强亲鱼培育,促进性腺发育。亲鱼池大小不拘,每平方放养2—4尾,繁殖前1—2个月要求雌雄分养,并投给富营养的动物性饲料,每7—10天冲水1—2次。
  成熟雌鱼的条件是:后腹部膨大,生殖孔微红,轻压腹部有黄色卵粒流出。成熟雄鱼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为好。(一)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昌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