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翱翔的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5907
颗粒名称: 一只翱翔的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02月23日,佛山报登载了文章「一只翱翔的鹰」,讲述了顺德县桂洲区,不就是一只搏风击云的鹰吗?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依靠开放、改革、搞活政策,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祖国的蓝天下展翅翱翔。
关键词: 开放 改革 搞活政策

内容

陈三珠
  是骏马,就爱在绿茵上驰骋;是苍鹰,就爱在蓝天下翱翔。顺德县桂洲区,不就是一只搏风击云的鹰吗?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依靠开放、改革、搞活政策,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祖国的蓝天下展翅翱翔。一年一个里程,一年一个高度。一九八六年,她,飞上了工农业总产值六亿元的高峰,荣居全省之首。俨然成了时代的骄子。
  是的,近年来,桂洲工农业的发展,是喜人的,尤其乡镇工业的发展,更叫人开心。去年乡镇工业创造了五亿二千九百多万元的产值,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88%。全区四万个劳动力,务工的占二万七千多人,而务农的只有八千,仅占全区劳力的20%农村中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已大部分务工。
  登上巍峨的高楼四下眺望,那乡镇连片的布局,更令人惊讶!即便是土生土长的老桂洲,也无法分得清乡与镇的界限。在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上,工厂、新楼,鳞次栉比。昔日贫穷落后的沙田乡,如今已建成了一幢幢崭新的厂房;那昔日长满金脚甲的泥腿子,成了一代风流的企业家。全区出现了不少产值达千万元的厂和乡。
  桂洲人是有头脑的。桂洲人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显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桂洲人有一个清醒的经济头脑,有一个坚定正确的创业方向。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开放、改革、搞活政策,勇于开拓,积极发展外向型乡镇工业,使产品由内销为主,逐步转向以港澳市场、国际市场为主,逐渐形成一个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去年,全区有三十多个产品,销往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工农业产品出口收购总额近二亿元,为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32 %,相当于佛山市出口收购总额的十分之一。
  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观。在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桂洲区委和区政府,并没有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他们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单是去年一年,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就投资了一千万元。
  春节前夕,我坐在挤得满满落落的桂洲影剧院的一个位子上,参加桂洲区一年一度的党员、干部慰问会,聆听着区委书记周富添同志的总结报告,不禁心情怦然激动:这么一个只有八万人口,四万个劳动力的小区,却创造了如此巨大的成绩,不正是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结果吗?
  呵,桂洲——蓝天下一只翱翔的鹰,飞吧,飞吧,飞向遥远的巍峨的峰巅……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三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