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5300
颗粒名称: 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
并列题名: 去年天不作美,水稻亩产仍创历史最高水平
分类号: F329.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南海县各级党政领导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后劲改善条件。
关键词: 党政领导 抓粮食生产 改善条件

内容

本报讯 特约记者潘昭勋报道:去年,南海县各级党政领导认真执行一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在去年遭受百年未遇的涝、旱灾害袭击的情况下,创造了水稻亩产的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四十六万亩水稻,平均亩产达一千五百零八斤,比上一年增加一百零九斤,比历史上最好的一九八〇年增产十三斤。总产量达六亿九千多万斤,比上一年增收四千八百万斤,增产百分之七点五。粮食生产的发展,给工副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基础。一九八六年南海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二十六亿三千万元,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十七。
  南海县首先在组织措施上强化对农业生产的领导,一九八六年上半年,各区都成立了农业办公室,由农业副区长任主任,加强了农业第一线的领导体制,保证党的农业方针政策顺利执行。全县还增加农业领导力量三百五十多人同时组织了六个区,三十七个乡的稻田参加县的「高产、整齐、美化」评比活动,为全县粮食生产起推动示范作用。
  南海县的同志认为,要舍得花本钱,切实增加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从一九八五年下半年起,该县就提出了提高土地有机质、改善排灌设施、增加农业机械投入等措施.加强了物的投入一九八四年冬至一九八五年春.全县开展以全面整治防洪排涝工程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维修高、低压电路网,解决旱涝保收的问题,去年十三号强台风袭击下,全县平均降雨量达二百毫米.受浸作物二十五万亩,相当一部分禾苗没顶,但两天内便排除了积水。此外,全县还新增拖拉机一千四百二十四台.除了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外.南海县还十分注意智力的投入.让科学种田有了可靠的智力后盾。
  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南海县四级(县、区、乡、村)直接投放到.粮食生产的支农款达三千六百五十七万元。他们改变了过去按人口、承包田亩补助的办法,将支农款项补在粮食生产建设。还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好和办不到的事,由单项服务发展到系列化社会服务。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潘昭勋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农业办公室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