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林被焚想到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3715
颗粒名称: 从山林被焚想到的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12月15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章。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传统 活动

内容

不久前,风景秀丽的西樵山,一千余亩山林竟毁于重阳节一把把迷信香火!痛心之余,笔者联想到,在提倡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今天,如何尊重健康民俗,摒弃愚昧落后的陈风陋俗的问题。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创造、所享受和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它和生活方式虽然同源共流,但它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有促进、制约和抵制的作用。优良健康的习俗可以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的促进因素和稳定,力量,而愚昧落后的陈风陋俗则可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的障碍、抵制和破坏力量。就拿重阳节来认吧,它和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岁时习俗,尊重、继承、发扬这些优良健康的习俗,可以增强民族感情,增进入们友谊,增添天伦之乐,增强人们的体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可以使我们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保持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地方的特色,并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形成的风俗习惯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而且常常是进步与落后并存,文明与愚昧的混杂。还是说岁时习俗重阳节吧,本是我们民族良好的体育习俗,登高望远,既可锻炼身体,啕冶情操;又可聚亲访友,沟通信息。可是,这类有益健康的活动,又常常混杂着一些人祈求「山神保佑,来日好运,福星高照」的迷信心理,伴随着一些人拜树头、拜石头、拜泥头的迷信愚昧落后之举,不但造成了风景区山林的严重破坏,而且毒化了人们的心灵。至于春节「拜北帝」,元霄节「游通济桥」,还有婚嫁丧葬、生儿育女、乔迁新居等等习俗中存在的陈风陋俗,就不必一一列举了。这些愚昧落后的陋习,和现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是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障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破坏力,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家庭,都应自觉地摒弃它。在摒弃这些陈风陋习的同时,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和科学,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将由于得到了过滤和净化而更富于生命力。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廖茂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