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之道——养珍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1740
颗粒名称: 发财之道——养珍珠
并列题名: 苏州、温州农村经济调查考察报告之七
分类号: F427.65
摘要: 1986年10月15日,佛山报登载了苏州、温州农村经济的调查考察报告,介绍了苏州市的发财之道——养珍珠。
关键词: 农村 经济 报告 珍珠

内容

苏州养珍珠,全国闻名。据说这里许多农民是靠养珍珠收入富起来的。农村十万、二十万元收入的户比比皆是。
  九月九日,我们慕名前往珍珠之乡-l昊县参观学习。来到黄棣乡卫星村,我们看到一口口池塘,连片缔接,池水涟漪‘水面上插着一排排竹枝,似扎篱笆。陪同我们的吴县水产公司领导告诉我们,这就是养珍珠蚌塘。她说,珍珠有吊养、笼养、地养三种层次养法,用竹枝是一种吊养法。接着,村干部用一条长竹钩、把挂在水中的珍珠蚌捞上水面让我们观看。只见一串串巴掌大的珍珠蚌,乌溜溜的发光,令人叹为观正。据说,每亩水面一般能养六百只蚌,最多也不能超过八百只,否则会影响生长。
  苏州市人工养殖珍珠已有较长的历史,近几年来由于市场价格放开,使这里的珍珠生产长足发展。一九八五年全市珍珠的总产量达四十五吨,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三,吴县是该市‘珍珠生产的主要基地,去年总产量达二十吨多,占全市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四点四,冠于全市。
  在黄棣乡卫星村,我们听了党支部副书记朱寿星介绍,该村共有八百六十八户,家家户户都养珍珠,去年珍珠总产量八百多斤,产值六十四万元,平均每户收入七百三十七元。他说,珍珠是一种珍贵的产品,它的用途很广,主要是用于制药,造饰物以及制造高级化妆品等。其经济价值高昂,现行市价每斤逾千元。一个珍珠蚌经过手术后进行精心管养,经过「三夏两冬」(两年半)时间,就能收入三元多,除去种苗和管理成本费一一元外,纯收入可获二元多。农民曹忠明一家,去年自养和兼营珍珠,年收入高达二十万元。
  吴县发展珍珠生产还有一个特点,是实行自繁、自育、自养和自己加工。这里许多村队都建立了珍珠加工厂。黄朝乡张庄村,每年养殖珍珠二十多万只,全部都是自己加工、销售,年总收入近百万元之巨。农民薛慎明去年自养珍珠收入土多万元,家庭生活大变样,新建了楼房,家中彩电、冰箱、空调等高消费设备齐全,室内铺了地毯,去年还增置了一台家庭发电机。市赴苏、温农村调查考察小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