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震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1169
颗粒名称: 我国的地震特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9月24日,佛山报社刊登的我国的地震特点。
关键词: 地震 特点 地质

内容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至地中海地震带的汇合地区,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的地震多属大陆型,且有震源浅、强度大、频度高、分布广等特点。据统计,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五分之二的大中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在七度或七度以上的高烈度区(这些地区的建筑物要考虑抗震设防)。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当今,我国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省华县的8级地震死亡人数约82万人,为世界之冠。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7.8级地震,其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是本世纪最严重的。
  地震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我国东部是地质构造比较稳定的地台区,西部是比较活动的地槽区,西部地震在地理分布和时间分布上都比东部大。除台湾是我国地震最多的地区外,我国东部的新华夏系、北部的祁吕贺“山”字型构造、西南的青藏滇“歹”字型构造等,都属于活动性强的扭动构造体系,是发生地震的主要地区。
  我省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内,历史上曾发生过南澳7级和海南7.5级大地震,解放后也先后发生过新丰江6.1级和阳江6.4级地震。而且我省东南部毗邻港澳,近年来对外开放,即使发生中等强度地震,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混乱,这点应特别注意。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市地震局
责任者
0.2448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