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故乡景 牵动游子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6648
颗粒名称: 依稀故乡景 牵动游子心
并列题名: ——记旅新加坡侨胞刘祝先生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6年4月23日,佛山报刊登一篇文章依稀故乡景,牵动游子心。
关键词: 故乡 游子 家乡

内容

带水弯弯石鼓涌,西山古庙响晨钟。
  日暮斜晖青云塔,九眼长桥影晚红。
  这首凤城风景小诗是我县旅新加坡侨胞刘祝先生于今年春节期间,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特托请海外的书法家,把自己梦魂情牵的故乡景物,写成条幅送给亲友的。刘先生对故乡的景物印象很深,而对风景地的名称,似乎只有依稀记得,故把石湖涌误记为石鼓涌。在这首小诗里,刘先生对故乡风景的留恋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刘先生说:「我日夜思念我的故乡,我希望有朝一日,回到哺育我的家乡,看看我少年时的家乡风物,看看我的亲人和家乡父老,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刘先生是勒流江义乡人。少时家贫,加上早年失父,被迫漂洋过海,到新加坡谋生。从此在新加坡成家立业,经过几许艰辛,终于事业有成,开设了「合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并有几间分厂。他长居海外,仍念念不忘故乡,常常向人打听家乡近况。最近欣闻祖国政策开放,繁荣安定,家乡建设,景象常新。遂激起蕴藏在内心已久的乡情,于今年春节,携同妻子儿女远渡重洋,回乡寻根问祖,并顺便游览了首都北京。
  刘先生今次回到故乡,正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寻到了亲人,看到家乡的巨变,激动不已。刘先生说:「我儿时常到大良,对凤城景物,如石湖涌,西山庙,青云塔,九眼桥等风景,印象深刻。现在归来看到,石湖涌一带,已成为新开发区。西山庙正筹备辟为县博物馆,既保留古迹,又有新意义。青云塔已重新修理,扩大景观,作为公园,九眼桥已改钢筋水泥结构,扩大桥面,贯通东西两岸,通行汽车,代替了古老的人行石桥。两岸新楼林立、桥侧正矗立一座尚未完工的高层旋转餐厅。这些新建设,是我意想不到的。」刘先生频频说:「家乡好,家乡美,家乡在腾飞。」
  黄学礼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学礼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