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2036
颗粒名称: 晚稻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上)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5年10月18日佛山报登载的水稻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田间管理 技术

内容

水稻后期是指孕穗以后至成熟期。这时期的田间管理主要任务是养根保叶。措施是巧施壮尾肥、科学用水和做好两防(防治病虫害和寒露风低温冷害)工作。
  一、巧施壮尾肥。生产实践证明,晚稻壮尾肥施用得当,可起到显著的增产效果,但如果施得不当,则会变成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如果施用壮尾肥变成施风前肥,则会减弱稻株的抗风、抗寒能力,导致风害、冷害更加严重。因此,施用壮尾肥要薄施、巧施,不能重施。一般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要根据禾苗中期是否退赤正常,并要注意天气预报,考虑施肥前后是否有台风和寒露风袭击,以决定施或不施,施多或施少;二是施壮尾肥的时期,一般可在孕穗后期到剑叶全出时施一次壮穗肥,以促进抽穗齐快。齐穗后用根外追肥办法喷施壮粒肥,以提高籽粒的充实度和增加千粒重;三是壮尾肥施用量,一般应控制6~8斤尿素为宜,如果缺肥严重,需要增加施用量的,也应分两次薄施。
  二、科学排灌。晚稻生长后期,一般天气雨水较少,北风较多。所以,蒸腾量大,气温下降,需要有较多的水分供应,切忌过早断水,若缺水受旱,就会引起禾苗早衰,降低结实率和粒重。当水稻进入孕穗期后,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敏感,此时要保持土壤充分湿润,不积水,又不受旱,以免颖花退化;抽穗期间需水量大,应灌回薄水层;齐穗后,采用干湿排灌,以保持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以维持根的活力,在收割前一星期还要灌一次跑马水。总的排灌原则是:抽穗扬花灌浅水,灌浆成熟不缺水,北风低温深灌水,干干湿湿保后头。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勉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