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突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9193
颗粒名称: 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突袭
分类号: E19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为了对日本施加压力,独占日本,建立对苏战略优势,同时也为了对还处于雏型的原子弹进行进一步试验。因此,决定对日本进行原子轰炸。
关键词: 原子弹 飞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为了对日本施加压力,独占日本,建立对苏战略优势,同时也为了对还处于雏型的原子弹进行进一步试验。因此,决定对日本进行原子轰炸。
  在突袭之前,做了充分准备和演习。1945年8月2日,第二十航空队司令特文宁下达作战命令,确定使用7架B—29飞机轰炸广岛。其中,一架载原子弹,两架作为观测机,三架担任直接气象侦察,在载原子弹飞机之前飞行;另一架是备用机,留候在硫磺岛机场待命。8月6日2点45分,载原子弹飞机观测飞机起飞,向广岛航行。因为只有两颗原子弹,规定必须进行目视轰炸。根据气象机报告,当时广岛上空云量是“二”,可进行目视轰炸,因此,决定轰炸广岛。观测机首先在广岛上空用降落伞投下测量仪器,8点15分投弹。投弹高度10530米,时速525公里。为了增大威力半径,采用空中爆炸,爆炸高度为666米。原子弹在脱离弹舱后50秒爆炸。飞机离炸点斜距24公里,乘员感受到两次震动。
  第二颗原子弹于8月9日10时58分投在长崎。原子弹一分钟以后爆炸,飞机感到五次强烈震动。
  广岛被炸引起大火,被毁面积达12平方公里,市区建筑物被毁81%,在6.4平方公里严重被毁地域内,所有工业机器全遭破坏,距炸心2.6公里半径内存放物资有45%不能使用;市内81座重要桥梁中有33%被破坏。死亡71379人,受伤68 023人。
  长崎受严重破坏区呈椭园状,南北长约3.7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工厂68.3%被毁,距爆心100米至2550米的35座桥梁只有4座被毁。死亡35000人,失踪5000人,受伤60000人。
  (市人防办)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市人防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