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磨枪可行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7917
颗粒名称: 临阵磨枪可行吗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4月8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考试前突击准备的问题。
关键词: 考试 复习 临阵磨枪

内容

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存在着这样的一种习惯:明天要测验,当天晚上才温习功课;老师布置了多天的作业,缴交前才匆忙完成……这种搞突击的做法,我们称之为“临阵磨枪”。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也是大多数同学学习成绩不能迅速提高的原因。
  提起“临阵磨枪”这个成语,很自然就想起它的由来:古时候有个将军,在太平日子里,将兵器全堆放在军库里,无人看管和维修,不久兵器便生锈了。有一天,敌人突然来侵犯,这个将军面临敌阵,才慌忙去磨枪,终于束手被擒。以后,人们就用“临阵磨枪”比喻事到临头才仓促应付。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凡是做事情,平时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到头来难免要吃亏。
  然而,我们有不少同学却存在着“临阵磨枪”的习惯。他们得过且过,没有勤勤恳恳的学习态度,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幻想一下子获得优异成绩,试问:用这种做法取得好成绩的能有多少人?以后能有作为的又有几人呢?即使侥幸得到较高分数,也得不到巩固的知识。
  我们要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平时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学科。鲁迅先生小时候学习,总是刻苦用功,课后注意复习。考试来临了,同学正忙于复习准备,而他呢,却可以把书本交给老师,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老师、同学们对此赞叹不已,鲁迅为什么这么聪明?原因就在于他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考试才对答如流、得心应手。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一点经验,很值得同学们借鉴。
  不仅鲁迅先生如此,历史上很多名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并不是靠一时努力得来的。一个人在学习上没有经过刻苦努力,而能取得优异成绩,天下绝无此事,也绝无此理!让我们记住:“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阮文波
责任者
阮文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