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省柴灶的建造要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7851
颗粒名称: 卫生省柴灶的建造要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4月5日佛山报登载的卫生省柴灶的建造要点文章。
关键词: 卫生省柴灶 建造要点

内容

编辑同志:
  贵报今年一月四日133期一版报道了高明县试验省柴灶成功消息。我们想了解这种灶的制作方法。贵报可以帮忙吗?一读者何文锋陈俊英
  卫生省柴灶的标准:十两柴,十分钟,烧开十斤水。
  建造要点:
  燃烧室:要根据锅的大小、形状和燃料种类而定。燃烧室的深度,烧柴灶为10-13cm,烧草灶为13-16cm较为合适。
  拦火圈:指燃烧室上部灶壁和锅之间的部位。拦火圈与锅体的距离,接近出烟口处为1cm,中间为1.5cm,接近灶门处为2cm。
  回烟道:拦火圈的外壁和锅缘下方砌成深3-4cm,宽5—8cm的烟道连接出烟口。
  出烟口:其横截面积根据烟囱的抽力和灶膛的大小来决定,一般可相当于炉栅有效通风面积的总和(即1∶1)。出烟口应高于灶门3—4cm。
  灶栅:称炉篦或炉底铁,一般是1:6(大锅)~ 1∶8(小锅)。灶栅的有效通风面积与炉条本身面积之比约为1∶1。安设位置是,以锅脐为中心,1/5-1/3朝向烟囱,4/5-2/3背后烟囱。安设角度是向内倾斜10-12度角为宜。
  保温材料:主要用于结造灶膛内拦火圈和回烟道等,其材料配方是煤渣 65%,黄泥30%,水泥5%,加小许食盐混合使用。
  灶门:在保持正常添入柴草的前提下尽量缩小灶门,一般为高12cm,宽14cm。灶门应低于出烟口3—4cm,以减少烟气外冒。
  进风道:其截面积一般略大于灶栅面积。其高、宽各相当于锅直径的1/4左右,水平深度可与灶栅里端取齐。
  烟囱:烟囱的大小、高低,与灶膛、灶栅成一定比例。在一般情况下,烟囱高度要在3米以上,每小时烧柴3公斤的灶,烟通截面积要求在0.01平方米以上(即10×10cm以上),相应灶栅有效通风面积也应在0.01平方米以上,随着灶栅面积的增加,烟囱高度要相应升高。一般为灶栅有效通风面积每增加0.01平方米,烟囱相应增高0.5米。烟通顶端一般要高出屋脊。
  除了要注意以上几个技术环节外,还要考虑灶体的大小。灶体的大小,应以锅的大小和操作方便而定。
  高明县农业局 夏裕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