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古今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7601
颗粒名称: 耳环古今谈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3月23日,佛山报登载了文章「耳环古今谈」,讲述了妇女穿耳戴环的习惯,早在先秦时候便已开始,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关键词: 妇女 耳环 美态

内容

邨夫
  妇女佩戴耳环,在我国古已有之。《孔雀东南飞》这首古诗,对美丽的刘兰芝就有这样的描述:“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珰就是耳坠,即一般习惯所称的耳环。妇女这种穿耳戴环的习惯,早在先秦时候便已开始,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过去,女孩子长到八、九岁,就要进行穿耳,开始戴耳环。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梁山伯发现祝英台的耳朵上有穿孔,因而对女扮男妆的祝英台产生怀疑,这说明过去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龄,是要穿耳的。
  妇女戴耳环,确实增加了仪表上的美,所以穿耳时受点痛苦,妇女们还是愿意的。然而耳环毕竟是装点人们仪表的饰物,它必须与人的装束浑然一体,才能显得美丽典雅而又不落俗套。
  例如,瓜子型的脸披着乌黑的头发,再配上带坠的耳环,就会显得活泼可爱。假若是上窄下宽的脸型,头发又向上蓬松拢起,则配戴上一对洁白的珍珠耳插,便会使人觉得富丽端庄。如果是中年妇女,配戴上圈式的耳环,就更能充分显示出东方女性的美态。
  现在广州流行的穿耳方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直接用针去刺扎,而是用一种较先进的穿耳器,形似一把袖珍的小手枪。穿耳时,只要轻轻一按,耳珠就象子弹一样穿透耳体,前后不用一秒钟,耳环就戴好了,而且没有疼痛的感觉今天,妇女都普遍喜爱佩戴耳环,这无疑是对美的一种追求,因此,是很值得提倡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邨夫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