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撒播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7562
颗粒名称: 水稻撒播栽培技术
分类号: F329.0
摘要: 1985年3月22日,佛山报登载了文章「水稻撒播栽培技术」,讲述了早造撒播栽培管理技术和撒播稻的肥水管理。
关键词: 水稻 管理技术 肥水管理

内容

佛山市农业局农艺师 李勉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栽培技术也应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水稻撒播栽培是一种适应机械化、化学化,成本低、效益高的一种先进方法,世界水稻主产国家撒播栽培有发展趋势,目前都大面积采用撒播法生产稻谷。
  我市近几年来,通过试验、示范、大面积推广摸索出一种以撒播、少耕、化学除草为主体的省工栽培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有较显著的提高。1983年全市早晚稻撒播面积12.7万亩,1984年发展到28万■,一般每亩增产30~50斤,较高的增产80~100斤,深受农民尤其是粮食专业户的欢迎。
  今年早造长时间阴雨,对育秧非常不利,季节又来得早,采用撒播法有利于提早季节,全市计划撒播面积30万亩。现将早造撒播栽培管理技术分述如下:
  一、保证全苗和化学除草是撒播稻成败的关键措施。
  1、精细整地。提高整地质量是保证全苗的基础。撒播要选择排灌系统较好、田面较为平整的田块。耙好田后,在田的四周开好排水沟,然后起畦,畦面宽1~1.2丈,沟宽5~6寸,深3~4寸,畦面要求平整,无足迹水。
  2、适时播种。以3月10~15日撒播为最适期,一般应在20日前结束撒播,今年天气异常,可推迟至下旬播完。
  3、控制播种量。撒播稻分蘖多,要严格控制播种量,根据实践经验,常规稻每亩播种量4~5斤,杂交稻2~2.5斤。肥田播种量可少些,瘦田播种量可多些。由于播种量少,又要撒得均匀,故应分畦定量称种,也可混合细砂一起撒播。由于撒播稻的群体自动调节能力很强,出苗后对苗的均匀度不用要求过高,可掌握3寸不拔,一尺不补的原则进行间苗补苗。
  4、防鼠防雀为害。早造撒播时正是鼠、雀饥饿时期,播种后常出现为害,严重者可将全田种子吃光。防治方法:
  (1)播种前几天统一行动进行人工放药毒杀,田鼠用敌鼠钠盐,麻雀用呋喃丹浸谷做毒饵。
  (2)撒播田不要选在电线脚、竹林边,并要集中连片统一播期。
  (3)播种后进行埋芽(压种),尽量避免种子露出土面。
  5、科学使用除草剂。使用除草剂效果好坏,是撒播稻能否成功的关键措施。去草胺是目前用于撒播稻田的理想除草剂,在播种前或禾苗2片叶前施药,除草效果均达到90%以上。
  (1)播种前土壤封闭法:去草胺的施用时期,以种前土壤封闭处理效果最好,最安全,最方便省工,施药方法,在施药前提早沤田,诱发稗草及杂草种子萌发,播种前2~3天整好地起畦,趁田面有浅水层时,每亩用60%去草胺2两加水2斤稀释后,混合细砂或泥粉40斤撒施,施药后保持水层2~3天,然后排清田水即可播种,转针后灌回浅水层。
  (2)秧针期施药处理:在撒播后4~6天,当秧苗长1.5~2叶期,每亩用60%去草胺1.5两兑水120斤进行喷雾,或将去草胺先与5斤泥粉混合制成毒土,再与尿素或硫酸铵10~20斤混匀后撒施。施药时田面要有贴泥水,施药后保持浅水层。此法如施药不当,易产生药害,或降低除草效果,故一般宜采用(1)法为佳。
  二、撒播稻的肥水管理
  撒播稻的栽培技术与传统的育秧移植稻的栽培技术有较大的区别,若用传统的移植稻管理措施来管理撒播稻,就很难获得高产,甚至导致失败。具体措施如下:
  (一)合理施肥。撒播稻有分蘖早、生长快和主要靠五节位以前第一次分蘖成穗的特点。撒播稻的有效分蘖终止期是8片叶期,在正常天气条件下,早造于播后38天左右。所以应抓紧时机,在主茎6片叶以前施好分蘖肥,将75~80%的氮肥于8叶期前施下去。
  1、前期施好四肥:
  (1)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5担,过磷酸钙40~50斤,碳铵30~40斤。
  (2)断乳肥。在禾苗2.5~3片叶时,亩施尿素8~10斤,氯化钾10斤。
  (3)分蘖肥。在禾苗4~5叶期,亩施尿素6~8斤。
  (4)保蘖把。在禾苗7~8片叶时,亩施氯化钾10斤,看禾苗生长情况补施平衡肥,一般每亩施尿素3~5斤。
  2、巧施中期肥。中期施肥主要作用是防止颖花退化,争取穗大粒多。一般应在叶色顺调转赤的基础上,掌握在幼穗分化2~3期施肥,以施有机氮肥最好,或亩施尿素3~5斤。
  早造后期一般不宜施肥,应掌握宁少勿多、宁缺勿补的原则,并以根外追肥效果最佳。全期氮肥总用量控制在每亩纯氮16~20斤。
  (二)及时控制苗数。撒播稻每亩有效穗数以20万穗左右为宜。要达到此计划,8叶期后要停止施氮,转入露田轻晒控苗阶段,迫使叶色退淡转赤和促进根系深扎,以降低分蘖势速度。
  (三)科学排灌。撒播稻的排灌方法与移植稻不同,既要解决幼苗的生长,也要控制杂草的生长,还要结合施用除草剂的要求。一般在3叶期以前以湿润为主,3叶至8叶期灌薄水层,以水层控制杂草生长,以浅水促分蘖。够苗后露田轻晒,引根向纵深发展,防止重晒田。幼穗分化后保持湿润,浅水抽穗,湿润灌桨,后期防止断水过早,遇高温要及时灌水降温,防止迫熟。
  (四)防治病虫害。撒播稻由于早生快发,前期生势较旺,一般病虫害发生较早,尤其对纹枯病和稻飞虱的发生特别有利,故要及时检查,及时防治。预防纹枯病的有效措施是在分蘖盛期,分蘖末期各喷施一次田安,每亩用药3两兑水120斤喷雾,在孕穗期如发生纹枯病,要用井岗霉素加大水量喷施。后期还要注意防治穗颈瘟。预防穗颈瘟病的最有效措施是在水稻“破口”期,用富士一号、三环唑、托布津、叶枯净、多菌灵等农药喷雾。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勉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