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未必为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7526
颗粒名称: 耳听未必为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3月20日佛山报登载的信息时效性短、须及时加以利用的文章。
关键词: 信息 时效性 价值

内容

某供销员在出差途中,听到一个人对本厂有用的信息,随即打电话告诉厂里。厂领导也觉得这条信息很有价值,但却感到“耳听为虚”,不敢深信,于是特地千里迢迢赶到有关地区,证实了这条信息的可靠性。可是等他辗转半月回到厂里时,这个信息已经被其他单位利用了。
  这位厂领导吃了片面认为“耳听为虚”的亏。事实上,“耳听”只要是兼听,只要善于判断,那就未必为虚。
  耳听和眼见,都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范围有限,“眼见”的东西也很有限,要迅速地、广泛地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借助于耳听。耳听,可以“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可以在瞬息之间通过电话、广播等得到千里之外的信息。而且,许多对我们来说是通过“耳听”获得的信息,在提供信息者那儿却是眼见甚至是直接实践的成果。我们为什么不能“以耳代目”,通过耳听去开拓宽视野,广收信息呢?
  对“耳听”的信息,当然不能一听就信,偏听偏信。对某些吃不准的信息,是要经过调查、核实的,但这种核实也并不是非要亲眼见一见不可。可以多听听内行们的意见,也可以通过电话联系,特别是相距甚远的地方,更不必硬要去看。因为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等你风尘仆仆地看回来,就为时已晚了。
  耳听未必为虚。为了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不仅要目明,还要耳聪;不仅要眼观六路,而且要耳听八方。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姜正高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