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元宵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7143
颗粒名称: 火树银花元宵夜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5年3月2日佛山报登载的元宵节的起源与习俗的文章。
关键词: 元宵节 放灯 习俗

内容

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又叫灯节,每到这个节日的晚上,民间都有张灯、放烟火的习惯。
  元宵节的主要娱乐活动是放灯笼。这一习俗起源于汉代,唐宋时代最为盛行。唐玄宗时,把一个晚上的放灯活动改为连续三个晚上。北宋时期又增加到五个晚上,甚至通宵达旦。诗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对元宵夜景描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封建时代真正享受到欢乐的是上层统治者和富豪贵族。唐朝的元宵节,宫廷要搭起二十五座高大的灯楼,挂上丝绢制成的彩灯和金银珠宝。光芒四射,富丽堂皇。“叠玉千丝真神工,剪罗万眼人力穷。”旧社会放灯给豪门贵族带来欢乐,给劳动人民却带来痛苦,宋朝时福州有个太守,叫蔡君漠,元宵节强令每户张灯七盏。有人在灯上题诗讽刺他道:“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缺妙曲。”
  火树银花不夜天,亿万人民舞翩跹。在国民经济不断繁荣昌盛的今天,我国城乡人民欢庆元宵佳节,张灯结彩,燃放烟火,亲友欢聚,共赏元宵,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歌唱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如今的元宵节,更加绚丽多彩,富有诗意了。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解玉秀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