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访毛泽东的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6816
颗粒名称: 斯诺访毛泽东的家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85年2月13日佛山报登载的斯诺访问毛泽东的家后写的记录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家庭 装饰

内容

在我第一次进入皇城拜访毛那一天,我们自新华门入城,那里我只看到两个卫兵在值班。进入皇城之后,一条柳荫婆娑的马路绕过宫殿处的人工湖,经过一丛丛的剑花和菊花,直到那座优美的旧式单层黄瓦面的住宅之前,沿途再也看不到任何卫兵。这座房子是宫殿里的建筑物群之一,这些宫殿以前先后被清朝贵族及国民党官员所占据。
  毛泽东的家庭包括了他的妻子——江青,和他们的两个女儿;另外还有一个儿子——毛岸青,是前妻杨开慧所生。据说岸青是一个工程师。
  毛泽东的客厅宽敞舒适,家具全部是中式的,装饰得很别致。客厅旁是一个小饭厅,他的书房和几个睡房。他奉客和自用的饭餐,属于湖南式烹饪的家常便饭。为了庆祝我们的会面,他和我对饮了少许贵州出产的烈酒“茅台”。他还拿出中国红酒奉客,这种红酒在华北的酒庄有售,售价为人民币一元,数量不限。
  毛泽东的体重较前大有增长,食量中等,吸烟数量却较前减少了。他穿着一套企领的黑灰色便装。自孙中山提倡以后,这种服装已成了一种官式制服。他的脚上穿了一双已经需要擦油的棕色皮鞋,一双棉布袜子松松地垂在足踝上。
  我认为毛和其他高级官员的家,不是象台湾抨击家所描述的那样奢侈。他的所谓舒适,充其量不过等于一个成功的长岛保险商,在牧场有凉台的平房中的享受一样。不错,毛泽东曾经有过很多秘书,但那是在延安窑洞时代的事情了。公园对面就是清朝皇帝的宫殿,其光辉确实远远盖过白宫,但这些现在都已成为“人民的宫殿”。政治局委员对个人的所得绝不感兴趣。
  这些政治局委员都在简陋的房子居住过,吃过最简单的军队伙食,而且时间都在二十年或二十年以上;他们确实捱过了不少苦楚。但在目前,他们仍然一同生活,每天仍然工作12至15小时,并且过着较为简单的生活。
  (丽摘自《斯诺文集》第四卷)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斯诺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