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初见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6768
颗粒名称: 中山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初见成果
并列题名: 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
分类号: G210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山市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在普通高中开设专业班以及新办、改办农业职业中学等多种途径,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职业技术 教育 经济建设

内容

本报讯 近几年来,中山市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在普通高中开设专业班以及新办、改办农业职业中学等多种途径,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几年来,这些学校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了一批有文化的劳动者。据十二所学校不完全的统计,去年毕业的学生在旅游行业工作的有六十四人,在电子行业工作的八十一人,在制衣行业工作的一百零三人,还有一批参加了农村专业户的行列。 由于他们在校时受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就业后一般上手较快,普遍受到欢迎。他们抓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做法是:
  一、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要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当地需要什么人才就开什么课。石岐仙逸中学从去年春开始,与长江乐园挂钩,在高二级中挑选四十七名学生办日语旅游专业班,每周设十三节日语旅游专业课,并兼修微电脑课;在地理课教学中,教师还补充了各国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旅游者心理类型等专业知识。经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日语的基础知识和会话能力以及微电脑的操作技能。去年十一月提前分配到工作岗位实习,其中一人在中山港当导游,四十三人在长江乐园工作。在长江乐园总经理办公室工作的蔡毅刚同学已能翻译一般的日文来信,作记录。在该园旅游部的简红彤同学经四天训练,就能独立当导游。
  二、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课要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为使职业技术教育课紧密联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几年来省市共投资三十四万元,为各校建立实习基地,充实教学设备。港口中学结合教学,去年初引进了二千只福寿螺种苗,让学生参加生产、科研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师生们对福寿螺的繁殖、饲养等生产环节写了总结,被《南方日报》的《农科园地》上两次刊用。学校还输送了两名毕业生到珠海某生产单位当“小师傅”。另外,九个月时间里,繁殖了二百多万只福寿螺,远销辽宁、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八十多个县市,收入一万多元。
  三、职业技术教育课要与文化基础知识课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石岐烟墩中学开设的家用电器专业班,把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课与专业课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都得到提高。最近两年,中山家用电器一厂、二厂派员到该校对学生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对学生的成绩比较满意。参加考核的五十七名学生都进入这两间厂工作。
  (陈伟楷)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伟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