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驾马车”齐驱 纺织工业跃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6538
颗粒名称: “四驾马车”齐驱 纺织工业跃进
并列题名: 南海西樵区、乡、村,个体一齐上,丝织业收入翻番
分类号: G210
摘要: 南海西樵区大力鼓励农户以及联合体办厂,发展纺织业从“三驾马车”并进,到“四驾马车”齐驱,1984年,全区发展了电动丝棉织机3000多台,丝棉织总收入2千万元,占总收入30%。
关键词: 纺织工业 联合体办厂 发展

内容

本报讯 南海西樵区大力鼓励农户以及联合体办厂,发展纺织业从“三驾马车”并进,到“四驾马车”齐驱,去年,全区发展了电动丝棉织机3000多台,丝棉织总收入2千万元,占总收入30%。
  在区、镇办工业方面,西樵区实行了“四结合”的经营方针,即以工为主,工商结合;以加工为主,加工与购销结合;以自营为主,自营与联营结合;以内联为主,内联外引结合。在巩固原有企业的同时,狠抓骨干企业的发展。到去年11月底止,区、镇办工业的总收入4,33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倍。
  在乡、村办工业方面,西樵区在去年着重抓好产品的换代和设备的更新改进,把五十年代技术水平的棉织机,更新为八十年代技术水平的丝织机;把滞销的棉织产品,改为适销的华达呢和仿绒新产品,争取以优质、新颖求发展。到目前止,乡、村集体企业共投资了432万元,购置和改造了657台电动丝织机,新建厂房4,490平方米。在农村21个乡中,从事纺织工业的,从1983年11个乡发展到18个乡。联新乡目前的机台已达256台,并开始了仿绒新产品的生产。
  在个体和联合体办工业方面,西樵采取了“鼓、带、帮”等有力措施,支持、引导个体和联合体发展工副业生产。全区个体工业现在已发展到2,506户;联合体工业发展到150个、800户;单纯纺织业的联合体就有99个,购买了电动丝织机606台,占全区丝织机总台数的28.8%。
  实行了“四驾马车”齐驱,大办工业后,使我区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保证了工农业生产同步起飞。 现在,全区四级办厂共781间,从事工副业的人数达2万3千多人,占全区劳力总数的65%。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