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户游度假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6417
颗粒名称: 专业户游度假村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1月26日佛山报登载的专业户出门旅游的文章。
关键词: 专业户 旅游.收入

内容

现在,农民乘飞机、坐火车外出旅游,已经不是新闻了,可是,斗门县白藤湖兴建农民度假村,却是桩新鲜事。因此,笔者一到白藤湖,就急忙前往看个究竟。
  度假村门口,矗立着一座壮丽的门楼,上书“好景门”三字,入内,十座中国古典园林式的别墅建筑得华丽典雅,别墅之间,曲廊迂迥,小楼流水,果然气派不凡。正赞叹间,我们碰见了井岸镇专业户潘买福,他是农民度假村的第一批客人。他满面笑容地对我们说:工人有文化宫,干部有疗养院,现在农民也有了自己的度假村,这是全新的事业。潘买福的话语充满着豪情。但是,农民舍得一个晚上花几十块钱,住进设备现代化的高级宾馆吗?笔者还是将信将疑。刚巧,我们又和斗门县养鱼专业户李中杏在度假村里见面了。上月初,李中杏一家五口和亲戚共十二人,从五公里外来到自藤湖旅游,租了四号楼的两个套间(每套两房一厅),住了一宵,每套每晚收费八十元,旅游区给他六折优待,住宿费也要九十六元,连同三餐一共花掉三百一十元。和李中杏寒暄后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笔者:一宿三餐花掉三百多元,你不觉得心痛吗?
  李:心痛就不来了。我家去年的纯收入是一万一千五百一十五元,挣到钱带家人出来见识见识,享受享受,力所能及,当然值得嘛。我那六十多岁的母亲特别高兴,她说,不知道外界是个什么样子,赚再多的钱也没用。
  笔者:她应该特别感谢你了。
  李:不,应该感谢党,不是现在的政策好,连想也不敢想呵。
  斗门县乾雾区甘蔗专业户谭钦模,这次也来到农民度假村作客。他高兴地说:我家世世代代都没有住宾馆的机会,这回总算如愿以偿,这里住得舒服,吃得过瘾。他一家七个劳动力,承包三百五十亩甘蔗,今年纯收入可达一万一千多元。今年,他按月给家人发工资,儿子每人一百元,妻子、媳妇每人六十元,潭钦模乐呵呵地说:过去因为穷,钱财不得不高度集中支配,节衣缩食,现在挣钱多了,就应该让他们手里有点钱,也有些自主权啊。谭钦模的一席话,引起人们会心的微笑。
  这时候,白藤湖开发总公司经理钟华生也来到专业户们的跟前,征求他们对办好农民度假村的意见。谈到兴建农民度假村的设想,他说:农民为白藤湖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既然要在白藤湖办旅游,当然首先想到的是农民。一位番禺县的专业户说:我们乡的农民兄弟听说有个农民度假村,很想来度假,但不又知它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叫我先来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真不错,回去就组织他们来。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文韶
责任者
陈健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