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服装设计师李艳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6367
颗粒名称: 青年服装设计师李艳萍
分类号: G210
摘要: 《华声报》报道,1984年12月29日,青年设计师李艳萍独自担任设计的时装表演会第一阶段的五场在北京结束。
关键词: 服装设计师 时装表演 世界市场

内容

《华声报》报道,1984年12月29日,青年设计师李艳萍独自担任设计的时装表演会第一阶段的五场在北京结束。
   在23日的首场演出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成、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吕正操、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夫人林桂楣、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夫人李昭和妇女界名流罗琼、黄甘英、张帼英满有兴趣地前往观看。演出后,吴文英向设计师说,我明年春天出国访问,请你帮我设计衣服。北京服装协会会长李昭邀请李艳萍精选部分时装到中南海作半小时表演。
   演出获得成功,李艳萍舒心地笑了。她高兴的是,自己坚持的民族化和时代感结合的道路,走对了。曾几何时,十四岁起就是舞蹈演员的李艳萍,当她面对在法国服装博览会上展出的中国风格服装的照片时,当她听到美国人到中国演讲关于对清代服装的研究时,当她收集到日本人根据唐三彩花瓶和旗袍设计的服饰时,她总觉得血涌上脸来,热辣辣的。这本来都是我们的东西,却被别人先研究了。更可笑的是喇叭裤源于中国,但中国人穿了倒成了“崇洋媚外”。她感到我们的服装设计界,应该奋起了。在所在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举办了这个表演会。她对这次表演并不十分满意:“如果有时间,我还能搞更多更好的款式,民族化就在于创新,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千万种颜色,围绕中国民族特色也可勾划出成千上万种款式。在服装设计上,我们都应“喜新厌旧”,只有这样,我们的服装才能打入世界市场,摆脱中国服装只能在国货公司和地摊上出售的现状。中国为什么不能出皮尔·卡丹。”
   (韦鸿辑)

附注

〈注:皮尔·卡丹,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韦鸿
责任者
李艳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