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报编辑同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6256
颗粒名称: 佛山报编辑同志: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1月18日佛山报登载的读者来信。
关键词: 读者来信 居民不便 反馈

内容

我们是佛山城区卫国路小区住宅居民,这个小区宿舍有十一幢楼房,住户共289户。这个小区的楼房有的已建成三年时间,可是至今我们居民的生活还有许多不方便之处:
   1、这个小区马路破烂。我们天天进出走的是凹凸不平的泥路,晴天二尺深的泥粉满天飞,雨天尺深的泥浆遍地流。学生上学受累,工人上下班叫苦。
   2、这个有近千人的住宅区,连个小商店也没有,我们天天用的油盐酱醋,火柴之类的小商品要跑到普君或山紫市场去买,够累人的。
   3、我们住宅区的马路没有路灯,晚上骑车靠铃响,行人捉迷藏,以致自行车相撞的事故不断发生。流氓也乘虚而入,女工上夜班提心吊胆,老人晚上更无法上街。
   以上种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直接影响了生产和工作。我们恳切地希望有关部门关心我们的生活,解决我们的困难。(十七户居民代表)
  编后
   城乡局复信:
   贵报转来17户居民代表意见书一份反映卫国路小区住宅交通问题,我们对此项意见十分重视,做了大量必要的工作,现垂虹二街道路及普澜新路已经完成,中间一段对垂虹二街往东延伸及普澜路剩下南北二段目前正抓紧拆迁及征地填土。此项工作一完新普澜路筑路工程使可继续施工。至于路灯及市场问题转有关部门处理。
   致覆 公用事业科
  
   本报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廿日收到卫国路小区住宅十七户居民代表的来信,即派记者作了调查。调查结果与来信反映的情况基本相符,我们便于四月廿五日把来信转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办于五月五日把来信转往市城乡建设局。今年一月十五日我们终于收到了城乡局的答复。城乡局的答复虽然迟了些,但他们对群众的来信还是负责任的,并做了大量工作。至于群众反映的路灯及商店问题倘若仍未完善解决的话,望有关部门继续完善它。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