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角区抓了水稻种植的“四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5650
颗粒名称: 中山三角区抓了水稻种植的“四改革”
并列题名: 早造产量创历史纪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4年,中山市三角区抓了水稻种植四个方面的改革,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1984年头造亩产九百七十九斤,比历史最高纪录增加了三十三斤,居全市沙田区之冠。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早造 产量 历史纪录

内容

本报讯 今年,中山市三角区抓了水稻种植四个方面的改革,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今年头造亩产九百七十九斤,比历史最高纪录增加了三十三斤,居全市沙田区之冠。
  这四方面的改革是:一是品种改革。前年开始组织制种队伍,建立制种基地,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头造良种杂优占种植面积的八成,晚造占九成以上。
  二是施肥改革。即是改变过去盲目滥施化肥的现象。全区每亩碳铵的施用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一百斤,仅此项就节约成本五十五万多元,由于控氮达到了低群体健身栽培的目的,病虫害少,单减少施用农药一项比去年节约了十二万多元。
  三是尼龙育秧及插植规格改革。今年头造全区普及了尼龙育秧,保证了壮秧。在插植规格方面,适当放疏距离,并由每棵插一粒谷改为插两粒谷。
  四是科学管理改革。今年全面建立了排灌员的岗位责任制,使各项管理措施得到落实。
  由于抓了四改革,今年晚造禾苗的生势也很好。
  (吕东玲)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吕东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