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鑑定书的来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5372
颗粒名称: 一份鑑定书的来历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0年9月,农械厂派工人陈汉光和招根到番禺具农业机械修配厂的現場去修理修理拖拉机机件,克服困难后提前三天完成了任务。
关键词: 拖拉机 鏜刀 汽缸

内容

去年国庆前夕,农械厂党总支部收到了鉗工車間轉送来的一份“鑑定書”,只見上面写着:……你們从几十公里地方把鏜缸机运来,幷派出二位技朮人員来支援我县修理拖拉机。……你們派来的兩位同志,发揮了忘我劳动的精神,不倦地工作着,每天从早干到晚,在十几天时間內就鏜好了32台拖拉机机件,經我厂技朮鑑定員鑑定,全部工件合乎規格要求,我們感到十分滿意,特致此書,以示謝意。来信的是番禺县农业机械修配厂。
  愉快的来信,崇高的奖賞,鼓舞着全厂的职工們。大家在問:这兩个被称贊的工人到底是誰呢?就是靑年鉗工陈汉光和招根。
  事情发生在去年九月八日。这天,厂里接待了一个从番禺具农业机械修配厂来的客人。他要求帮助他們修理拖拉机机件。农械厂的領导同志欣然答应了。他們还考虑到时間紧迫,把机件运来运去,躭誤农业生产,就决定派工人到現場去修理。这樣,陈汉光和招根就負着党的重托,怀着支援农业的一顆火热的心,带着新穎小巧的鏜缸机来到番禺县农业机械修配厂
  这个拖拉机修配厂設在一个一百多公尺高的山頂上,茅草搭的一个个的棚子里横七豎八地摆着40多台拖拉机。欢迎他們到来的党支書和厂长对他們說,这些拖拉机要在冬耕前就修理好。因此,要求他們在十月一日前鏜好32台拖拉机的汽缸筒,陈汉光和招根滿口应承了下来,因为他們知道,支援农业是工人阶級的天职啊!
  第二天,陈汉光、招根一淸早就搬出了鏜缸机。为了赶快完成任务,他們想用高車速进行工作,就把鏜缸机兩个傳动牙調換过来。开工了,机床飞快地轉着。可是,不一会,他缸机发出尖銳的嘶嘶声,鏜刀不断地冒烟。“啊!出問題了。”他俩不約而同地叫了起来。原来是气缸筒的鉄質太硬,坚硬的鉆石鋼刀也一下于給燒坏了。“怎么办呢?”兩个人想来想去,只好把机器的兩个傳动牙又按照原来的樣子安上,減低了車速。但还是燒得鏜刀冒靑烟。这一天,兩个人累得精疲力尽,只鏜了兩个气缸筒。陈汉光心里焦急起来:“这怎么行呢?我們总共要鏜100多个,这樣的速度不是要兩个月才能完成嗎?”招根也心急地說:“想想办法吧!”陈汉光兩人都一想一边走出車間。突然,兩人都望着一个工人为拖拉机上油,都禁不住微笑起来。原来他們从这里得到启示,想起了用油浸鏜刀,可以克服因鉄硬而燒坏鏜刀的問題。他們就决定釆用这个办法来完成任务。
  因为高車速不行了,怎么办?晚上燈光又不够亮,鏜缸机很精密,稍一不愼就容易鏜偏,晚上不便工作。他俩就和时間竞賽,每天破曉就起来工作,幷且不断动脑动手克服了一个一个的困难。如遇到鏜克德牌拖拉机的汽缸筒时,汽缸筒过大,超出了鏜刀的負荷,他們就用旧的活塞坏加大和加固〓刀,完成了任务。当鏜到起动机的汽缸筒时,汽缸筒又太小,鏜不到,他們就将起动机的兩个汽缸筒叠起来鏜,結果,提前了三天,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渚泉•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渚泉
责任者
陈汉光
相关人物
招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